几支牙膏皮换一份快乐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每逢村里支戏台子唱戏时,总会有位吹糖人的老人前来支摊,戏还没有开始,吹糖人的摊子前早已围满了观看的人,多是小孩儿 。孩子们瞪得滴溜圆的大眼睛,对老人有说不出的佩服,每当一只“公鸡”或一个“猪八戒”在老人的手里像变戏法一样呈现时,孩子群里都会传出一阵阵喜悦的笑,然后缠着家里的大人给买 。而我就是那群小毛孩儿中眼睛瞪得最圆笑得最开心的一个,当然也没少缠着妈妈给买个糖人吃 。
在上世纪80年代初,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为了让生意好做,糖人可以不必用钱来买,而是用牙膏皮来换 。几支牙膏皮可以换一个孙猴子或是其他的小糖人,这一着颇受儿童欢迎 。
现在经济发展了,牙膏皮也就不那么紧缺了 。现在,恐怕不少老人只能对扔到垃圾堆里的牙膏皮报以苦涩的一笑了 。
过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很喜爱的玩物 。那时,家门口如果有“吹糖人”的,便会围满了小伙伴 。
如今儿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糖人”挑子也早已被人遗忘,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也很难觅其踪迹 。对于现在的孩子,“糖人”已是个陌生的名词了 。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每当看起晶莹剔透的糖人,总是会唤起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那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与惊喜 。
现在估计已经没有什么人把吹糖人作为一门吃饭的手艺活儿了 。希望吹糖人儿和剪纸、年画、泥玩等东西作为传统文化艺术,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能够有人继承和发扬他们,把这些古老的传统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
吹糖人的出身是什么?是一句歇后语,完整说法:吹糖人的出身——好大的口气。
歇后语“吹糖人的出身”是用来形容口吐狂言、语气过大的人 。这句歇后语是贬义的,是用来笑话看不清自身实力,在公共场合胡吹乱擂的人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吹糖人的沿街小贩,从古代地位方面来看的话,他们往往还不如农民地位高 。对于吹糖人的来说,往往只需要使用一小块糖,就可以吹成如气球一般大的形状 。一般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时候,会使用“吹糖人的出身”这句歇后语 。
历史传说
听老人讲,早些年都有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为了让生意好做,糖人可以不必用钱来买,而是用牙膏皮来换 。两筒牙膏皮就可以换一个孙猴或是其他的小糖人 。
这一直颇受儿童欢迎,常常有小孩子把家里没有用完的牙膏挤出来,用牙膏皮去换糖人吃,即便挨打也觉着甜滋滋的 。想来这是计划经济难得一见的好处之一,只可惜现在经济发展了,牙膏皮也就不那么紧缺了 。
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 。据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 。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人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担换破烂 。
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 。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
吹糖人用什么原料温度最低?吹糖人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即饴糖,瑞安民间叫成糖,原色为棕黄,有独特的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掌握 。吹糖人对“糖”的要求很高,质量不好的糖,太硬或太软的糖,都不行,都吹不出糖人儿来 。糖的火候控制也是关键,过热会太稀易变形,温度不够会太硬,无法塑形 。
吹糖人要先捏胎,把一小粒糖揉搓成球状,在球体上压一个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如细管后,对管吹气造型,就是“吹糖人” 。空心的“老鼠偷油”是吹出来的,实心的“孙悟空”则是捏出来的 。林志微说,现在“糖人儿”大多不用嘴吹了,都是用手捏出来 。但也有人要空心的老式的“糖人儿”,那就让小朋友自己往里吹气,或者用打气的皮囊往里打气 。
吹糖人的功夫有五字诀:“手、眼、心、气、火”,手要灵,眼要准,心要平,气要匀,火要温 。捏胎的厚薄一定要均匀,靠眼快手准 。拉气道既要快又不能急,气道拉薄了,一口气吹大了,就吹漏气了 。由于一直烘在煤油灯上的糖很烫,放在手心里烫得不停地翻来覆去地吹凉,可是糖凉了就吹不成了,吹糖人就得“趁热打铁”,趁热趁软在一二分钟内吹成,吹糖人把这幽默地称为“唐(糖)僧游火焰山” 。糖儿担上绑着一把大大的雨伞,是糖人师傅不可或缺的工具 。下雨要撑,有太阳要撑,刮风也要撑 。因为吹的糖人儿由麦芽糖制成,下雨和晒太阳都容易融化,而刮风则增加了吹糖人儿的难度,手里的糖温度降得快,变硬的时间缩短,吹不开 。
- 跨境电商是什么
- 小黄鱼是什么鱼
- 黄金喷射机是什么意思
- 界面砂浆是什么?
- 黑豹防水倒出来是什么颜色
-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施工工艺是什么 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介绍
- 福寿全是什么菜
- 两轮摩托车驾驶证是什么证
- 二甲苯是什么
- 黑曼巴精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