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是哪三坊哪七巷

三坊七巷的三坊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 七巷是指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 。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 , 自晋、唐形成起 , 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 , 清至民国走向辉煌 。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 , 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 。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 , 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 , 清至民国走向辉煌 。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 , 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 。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 , 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 , 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2009年6月10日 ,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护工作者等免费开放 。
三坊七巷是指哪三坊哪七巷?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 。
三坊七巷起于晋 , 完善于唐五代 , 至明清鼎盛 , 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 , 是中国都市为数不多的“里坊制度活化石” 。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 ,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 , 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 , 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 , 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 , 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 , 成为福州的骄傲 。
扩展资料:
在三坊七巷内 , 坊巷纵横 , 石板铺地;白墙瓦屋 , 曲线山墙、布局严谨 , 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 , 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 , 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 , 底层为固定式 , 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 。
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 , 多为4开式 , 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 , 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 , 却住三坊七巷间” ,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 , 出将入相的所在 , 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 , 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
福州市三坊七巷 , 作为中国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 , 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 , 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
2009年7月19日 ,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
三坊七巷是哪三坊哪七巷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是福州老城区经历建国后 , 拆迁建设仅存下的一部分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十条坊巷的简称 。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是福州老城区经历建国后 , 拆迁建设仅存下的一部分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十条坊巷的简称 。
三坊七巷是那三坊那七巷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 , 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即使如此 , 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 , 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 , 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 。在这居民区内 , 坊巷纵横 , 石板铺地;白墙青瓦 , 结构严谨;房屋精致 , 匠艺奇巧 , 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 , 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 , 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