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起源( 二 )


“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 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 , 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这天 , 外出的游子会赶回家中 , 为逝去的亲人扫墓 。扫墓之前 , 人们会准备好祭品、纸钱等 。扫墓的时候 , 一定要给坟上清除杂草 , 并且给坟墓进行修整 。扫完墓之后 , 很多人都会在坟墓上插上柳条 , 以此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
在我国古代 , 清明节还有荡秋千的习俗 , 荡秋千不仅能够增进身体的健康 , 还能培养人们勇敢的精神 。
在清明节期间 , 踏青也非常受人欢迎 , 清明节前后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 能够让人们的心态变得积极向上 。很多地方还有在清明期间放风筝的习俗 , 人们认为放风筝能把不好的事情送往别处 , 并且给自己带来幸运 。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 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 清明一到 , 气温升高 ,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 故有“清明前后 , 种瓜点豆”这一谚语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 渐渐的 , 寒食节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 。
清明节于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 。2008年4月4日是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 , 例如讲究禁火、扫墓 , 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 , 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 , 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 以锻炼身体 。因此 ,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 , 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 , 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
在四川 , 有采清明菜做清明粑的习俗 。清明菜书名叫鼠曲草 , 清明节前后 , 在开花之前 , 将清明菜采回家 , 切烂加入面粉或糯米粉 , 再加上盐或糖搅和在一起 , 烙成粑粑 , 就成了软软糯糯的清明粑 。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 , 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 , 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 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 , 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 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
按照旧的习俗 , 扫墓时 ,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 再将纸钱焚化 , 为坟墓培上新土 ,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 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 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
【清明节起源】直到今天 , 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