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有毒吗( 三 )


记得采纳啊
食用苦杏仁为什么会中毒?苦杏仁也是杏仁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但也是有毒的,多服则会中毒,少服则清热 。苦杏仁的毒性来自于苦杏仁甙水解释放出的氢氰酸,这种物质可以阻断细胞的呼吸链,妨碍ATP的产生 。每100克苦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苷就可以分解释放出释放氢氰酸100~250毫克,而60毫克氢氰酸就可以置人于死地,这也是杏树保护种子的重要手段 。对氢氰酸含量为0.1399%的苦杏仁,用60℃温水浸泡10分钟,捞出后脱皮晒干,氢氰酸含量就下降为0.0667% 。成人一次口服生苦杏仁40-60粒可中毒,50-100粒可致死 。
苦杏仁有毒吗?苦杏仁Semen Armeniacae Amarum(英)Bitter Apricot Kernel【别名】 杏仁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6m 。叶互生,广卵形或卵圆形,长5~10cm,宽3.5~6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不明显的重锯齿;叶柄多带红色,有2腺体 。花单生,先叶开放,几无花梗;萼片5,花扣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 雄蕊多数;心皮1,有短柔毛 。核果近圆形,直径约3cm,橙黄色;核坚硬,扁心形,沿腹缝有沟 。花期3~4月,果期5~6月 。多栽培于低山地或丘陵山地 。主产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以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为多 。【采制】 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晒干 。【化学成分】 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脂肪油、苦杏仁酶(emulsin)、苦杏仁甙酶(amygdalase)、樱叶酶(prunase)、雌酮、α-雌二醇、链甾醇等 。【性状】 性温,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附注】 同属植物山杏P.armeniaca L.var. ansu Maxim 、西伯利亚杏P. sibirica L.、东北杏P.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的种子亦作苦杏仁入药 。
有毒中草药之杏仁杏仁味苦,性温,有毒 。入肺、大肠经 。功能:祛痰止咳、平喘、润肠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论药之杏仁
“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治伤损药中用之 。治疮杀虫,用其毒也 。”“治风寒肺病药中,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发散也 。”(《本草纲目》)
“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 。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与夫蛊毒、疮疡、狗毒、面毒、锡毒、金疮,无不可以调治 。东垣论杏仁与紫菀,均属宣肺除郁开溺,而一主于肺经之血,一主于肺经之气;杏仁与桃仁,俱治便秘,而一治其脉浮气喘便秘,于昼而见;一治其脉沉狂发便秘,于夜而见 。冯楚瞻论杏仁、栝蒌,均属除痰,而一从腠理中发散以祛,故表虚者最忌;一从肠胃中清利以除,故里虚者切忌 。诸药貌虽相同,而究实有分辨,不可不细审而详察也 。但用杏仁以治便秘,须用陈皮以佐,则气始通 。”(《本草求真》)
“杏仁主治胸间停水,故治喘咳,而旁治短气结胸,心痛,形体浮肿 。”(《药鉴》)
“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厚朴麻黄汤、文蛤汤,皆麻黄、杏仁并用,盖麻黄主开散,其力悉在毛窍,非借杏仁伸其血络中气,则其行反濡缓而有所伤,则可谓麻黄之于杏仁,犹桂枝之于芍药,水母之于虾矣 。”(《本经疏证》)
杏仁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杏和山杏的种子均含苦杏仁甙(Amy- gdalin) 。苦杏仁甙受杏仁中的苦杏仁酶(Amygdalase)和樱叶酶(Prunase)等β-葡萄糖甙酶的水解,依次生成野樱皮甙(Prunasin)和扁桃腈(Mandelonitrile),再分解生成苯甲醛和氢氰酸 。
苦杏仁含脂肪油(杏仁油)为50.1% 。其中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含量最高,其次是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十四烷酸(Tetradecano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和廿碳烯酸(Eicosenoic acid) 。
尚含有挥发性成分,主要有β-紫罗兰酮(β- Ionone)、芳樟醇(Linalool)、γ-癸酸内酯(γ-Decanolactone)、己醛(Hexanal)等 。苦杏仁中还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 。
杏仁的毒副作用和解毒急救方式:
苦杏仁甙一次静脉给药的半数致死量大于5g/kg 。苦杏仁甙给小鼠静脉注射和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5g/kg和887mg/kg;给大鼠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5g/kg、8g/kg和0.6g/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