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属于非电离辐射吗

【微波属于非电离辐射吗】 微波辐射是一种物理性污染源,它不易被人们察觉 。有关微波对人体的危害,国外早在三十年代就有发现,但对职业性危害的系统研究,则始于五十年代,目前有关微波对人体的危害,已成为职业卫生学和环境医学的一项基本研究内容 。那么究竟微波属于非电离辐射吗?
微波属于非电离辐射吗
要想知道微波到底属不属于非电离辐射,我们先要看微非电离辐射的定义,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 。非电离辐射包括低能量的电磁辐射 。有紫外线、光线、红内线、微波及无线电波等 。它们的能量不高,只会令物质内的粒子震动,温度上升 。
从定义可知,微波属于电离辐射 。而微波辐射通常是指频率在300~300000MHz波长在1m以下的电磁波,任何物体在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辐射微波 。微波辐射特点如下:
(1)微波与红外线相对,是物体低温条件下的重要辐射特性,温度越低,微波辐射越强 。
(2)微波辐射的强度比红外辐射的强度弱的多,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够使用接收器接收 。
(3)在遥感技术运用中,不同地物间的微波辐射差异较红外辐射差异更大,因此微波可以帮助识别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难以识别的地物 。
(4)微波的频率为300MHz~300GHz,它位于电磁波波普的红外辐射光波和无线电波之间,因而只能激发分子的转动能级跃迁 。
微波辐射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所以从事于微波辐射行业的工作人员,都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即对作业地屏蔽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常见的电离辐射有哪些的环境污染小知识,可以登录,更多详情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