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包的馅料用小葱还是大葱

小笼包馅用小葱还是大葱,完全取决于个人口味 。小葱比较嫩,口味清淡,比较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但是蒸出来会变黄,口感也会有点不好,大葱和小葱相比,更能达到提味的效果,和肉馅是最好的搭配,适合口味重一点的人,所以如果口味清淡就用小葱,口味偏重就选择大葱 。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使用大葱、洋葱和羊角葱,南方地区主要使用胡葱、小葱和香葱,馅料里面使用大葱比较多,在小葱和胡葱为主的地区,他们做馅的时候通常不放葱 。
小笼包,别称小笼馒头,在苏南、上海、浙江一带习惯叫做小笼馒头,四川、芜湖叫做小笼包子,武汉叫做蒸包,一个蒸笼里有10个包子,它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南宋时在江南承传、发展和演变而成,是常州、无锡、苏州、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等长江以南地区著名的江南传统小吃 。
清代道光年间,在现在的江苏南京出现了现代形式的小笼包,并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鲜、无锡味甜、苏州味美,但都具有皮薄卤足、鲜香美味等共同特点,并在开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传扬,而诞生于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笼包同样历史悠久,享誉中外 。
小笼包都需要什么材料呢?小笼包需要的材料:
面粉500克
酵母2克
泡打粉2克
细砂糖5克
温水270克
五花肉(不带皮)300克
小葱150克
姜5克
老抽2勺
生抽1勺
甜面酱2勺
五香粉2克
白胡椒粉5克
料酒1勺
做法
首先,我们要做小笼包的包.子皮 。
把500克面粉、2克酵母、2克泡打粉、5克糖,放到一个盆子里 。
加270克的温水,用筷子把面粉搅拌成团 。面粉呈现出下图的状态就可以上手揉面了 。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面粉所加的水是不一样的,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你加水的时候可能用不了这么多,也可能比这个多一点 。
所以,我们在加水的时候,不要把水一下子倒进去,要分次加水 。
把面团揉在一起,揉成一个大的面团 。
然后,再放到案板上去揉,把面团揉至光滑 。揉面的时候左手转动面团,右手用手掌揉面 。
面揉好之后,把面放在温暖的地方,盖上盖子,静置两个小时 。
两小时后,过来查看,面团已经发至之前的两倍大,且出现很多小洞洞,这就说明面已经发好了 。
再揉发好的面团,把里面的气排空,这次揉的时候能听到很多小泡破碎的声音 。
把排好气的面团分成每个25克左右的剂子 。这次的面团,我大约分成了32个剂子 。
小剂子按扁,再把小剂子擀成圆形的面皮 。擀的时候是左手转动面皮,右手用擀面仗来擀,擀的时候要多擀四周,少擀中间,最后擀出来的面皮,要中间厚,周围薄,这样包出来的小笼包才不容易破皮 。
面皮篇到这里了,接下来跟大家讲讲小笼包的馅怎么调?
我一般都是发面的那两小时开始调馅,一般馅调好了再玩会儿游戏看会综艺,面就发好了 。
准备300克五花肉和150克小葱,5克姜 。
把五花肉、葱白(葱叶先不用绞,留着备用)、所有准备的姜片,一起放到料理机里,打成肉馅,肉馅不要打的太细,比包饺子的肉馅稍微粗一些即可 。
打好的肉馅儿放入碗中备用 。
锅烧热,小火,向锅里依次倒入油、两勺老抽、一勺生抽、一勺料酒、两勺甜面酱、两克五香粉、五克白胡椒粉(勺子就是我们平时喝汤所用的那种汤勺) 。
接下来这一步就非常关键了,等锅里的调料煮开后,倒入一半的肉馅儿,开中火把肉馅炒熟 。
一定是倒一半的肉馅哦!千万不要把肉馅全倒进去了 。如图所示,倒一半肉馅,还有一半肉馅留在碗里 。
为什么是倒一半肉馅?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教我做小笼包的师傅,他说,如果是肉馅全炒了,包出来的小笼包蒸好后,馅是散的,如果不炒肉馅,蒸出来的小笼包就没有那股香味了,所以中和一下,就是炒一半,留一半 。这样小笼包的馅儿即能成团,又有香味 。
我个人感觉这是小笼包好吃的关键一点,太妙了 。
我后来试过,全炒或者完全不炒,都没有这种做法好吃 。
肉馅炒好后盛出,把炒好的肉馅放温,不用完全放凉,只要不烫手了,温温的就可以了 。
如图所示,现在还剩下的材料就是,葱叶、炒好的肉馅,和另外一半没有炒的肉馅 。
把炒好的肉馅儿分三次倒入没有炒的肉馅中 。
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一部分肉馅,再次搅拌均匀,再加入最后的肉馅 。最后肉馅呈现的状态就是,粘在一起,但是没有多余的水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