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三种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三种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三种思维方式

文章插图
经济学上,在解释世界上要求客观中立,不做价值判断,仅仅回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这是一种经济学思维方式 。
他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这一代人中的最佳投手之一,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投手 。他既是团队中最好的投手,也是团队中最好的击球员 。从实用的观点来看,他无法既做投手又做击球员(投球需要耗费太多能量),所以球队经理米勒·哈金斯不得不做出选择 。尽管鲁斯在两个位置上都有绝对优势,但他在击球上有比较优势 。
鲁斯做投手的机会成本是如果让他击球的话球队将赢得的比赛数量 。哈金斯认为鲁斯投球的机会成本高于他击球的机会成本 。鲁斯成了最伟大的击球员之一 。
1920年,他打出了54个本垒打 。那一年,只有另一个团队集体打出的本垒打数和鲁斯一人打出的本垒打数一样 。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像米勒·哈金斯一样,根据球员的比较优势去分配球员的位置 。
问题不是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哪个球员最好,而是该队更能承受起在任何其他位置上失去该球员 。当为一个球员在球场上寻找一个特定的位置时,正确的建议也许不是他在这个位置上是最好的,而是他在其他任何位置上的价值都更小 。
2.小麦战胜了T恤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商 。
自那以来,美国人口大幅增长,制造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那么,为什么现在世界上30%的服装都是由中国制造并出口的呢?(我们做个假设:一个美国工人每天可以生产50件T恤或种植200蒲式耳小麦,一个中国工人只能生产25件T恤或50蒲式耳小麦 。换句话说,相同数量工人,相比于中国,美国可生产2倍的T恤或4倍的小麦 。)美国的每个工人都能比中国工人生产出更多的小麦与T恤,在我们的简化模型中,在生产T恤和小麦这两件事上,相比于中国,美国都有绝对优势 。
然而,绝对优势并不是故事的结尾 。对于美国生产的每件T恤,它都使用了本可以用于种植小麦的资源 。当然,中国也是如此 。但在我们生产T恤和小麦的模型中,在美国制造1件T恤的机会成本是4蒲式耳的小麦(200蒲式耳÷50件=4蒲式耳/件);在中国制造1件T恤的机会成本只有2蒲式耳的小麦(50蒲式耳÷25件=2蒲式耳/件) 。
为了制造1件T恤,美国必须放弃的小麦数量比中国更多 。相比其他生产商,当一个生产商能以较低的机会成本去生产1件商品时,我们就说他在这件商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相比其他人,能够以更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在我们的模型中,在生产T恤这件事上,中国相对于美国有比较优势,因为中国生产1件T恤的机会成本只有2蒲式耳的小麦,而美国的则是4蒲式耳的小麦 。
另一方面,在种植小麦这件事上,美国相对于中国有比较优势 。美国每次生产1蒲式耳的小麦时,它都要放弃生产0.25件T恤(50件÷200蒲式耳=0.25件/蒲式耳)的机会 。然而,中国增加1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更大:是0.5件T恤(25件÷50蒲式耳=0.5件/蒲式耳) 。
【经济学的三种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说在生产小麦上美国有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可以在拥有比较优势的同时没有任何绝对优势 。在生产T恤和小麦这两件事上,美国都相对于中国有绝对优势 。
但是美国在生产小麦上的优势要大于在T恤上的:美国的人均小麦产量是中国的4倍(=200/50),但是人均T恤的产量只是中国的两倍(=50/25) 。美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更好,但可以这么说,它在生产小麦上“更好的程度更大” 。中国虽然没有绝对优势,但在生产T恤上“更差的程度更小”,因而其有比较优势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国家不可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有比较优势 。
每个生产商的机会成本都取决于它生产不同商品的相对能力 。逻辑告诉我们,你不可能相对于B更善于A,而同时又相对于A更善于B 。)相对于中国,美国不能既相对于T恤更擅长生产小麦,同时又相对于小麦更擅长生产T恤 。
因此,没有生产商能在每件商品的生产上都有比较优势,并且每个生产商总会有拥有比较优势的时候 。
3.馅饼奶奶不削土豆皮我们可以用一个更贴近家庭的例子来认识这种国际贸易的情境 。当你的家人在决定感恩节晚餐时,要让最好的厨师来做每一道菜吗?如果你的家庭规模很小,也许一个人可以完成整个晚餐;但是如果你有一个大家庭,你就需要几个厨师来完成晚餐 。比如:奶奶是迄今为止最有经验的厨师,然而,土豆去皮这项任务总是外包给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