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天的声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四 )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练习复述课文 。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
1.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
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
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
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 。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
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新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本册课本共8个单元,每单元3至4篇课文,1个习作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全册共有必学课文24篇,选学课文4篇,习作训练8次,单元练习8个 。
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 。
1.学习习惯 。教科书每册开头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图片方式呈现,将小学阶段应该养成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有序而又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承接前几册教材安排的“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等习惯要求,三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以下内容:“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 。
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2.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一是文化性 。
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均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自己的文化;有写人的如《孙中山破陋习》《卧薪尝胆》《军神》,有记事的如《第八次》《金子》《掌声》,有状物的如《石榴》《石头书》,有描景的如《西湖》《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东方之珠》等等 。全册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化视野比较开阔 。二是时代性 。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
三是审美性 。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 。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

3.习作 。按照《?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掌声》第一次掌声是为()而响起,第二次是为()而再次响起

《听听秋天的声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文章插图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掌声》第一次掌声是为(鼓励英子)而响起,第二次是为(赞美英子)而再次响起 。
原文(部分):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 。
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