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简介

文章插图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扩展资料: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 。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 。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 。
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 。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 。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 。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
关于陶渊明的资料
陶渊明简介

文章插图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 。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

2.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0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41岁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 。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 。
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
3.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 。
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 。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扩展资料:
一.文学成就: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

1.卷之一 诗四言:《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木(并序)》《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庞参军(并序)》《劝农》《命子》《归鸟》 。
2.卷之二 诗五言:《形影神(并序)》《九日闲居(并序)》《归园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乞食》《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答庞参军(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连雨独饮》《移居二首》《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和郭主簿二首》《于王抚军座送客》《与殷晋安别(并序)》《赠羊长史(并序)》《岁暮和张常侍》《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悲从弟仲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