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地坛像一位智者,在不动声色地拯救着作者,使作者一步步远离死亡的陷阱 。
《我与地坛》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15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全文列
文章插图
《我与地坛》
文章插图
《我与地坛》是公认的建国50年来最好的散文!其丰沛的力度,让所有去阅读《我与地坛》的人都不得不认真去思考人生的诸多大问题 。人生是苦役,但并不是说,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苦役中就找不回尊严和欢乐 。
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样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一定感受不到在那苍凉的底色下的滚烫衷肠 。苦役终有竟时,然而人却不必焦虑结局 。因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摘自《我与地坛》),也因此,死也是一件不必去探究的事情,这一点上孔圣人是对的,“未知生,焉知死?”一个人不去尝遍生的诸般滋味,他面对死亡的态度就值得怀疑 。向死而生才是最大的现实态度 。
自戕是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勇气的,这是逃避,是放弃尊严 。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一个人固有的能力和智慧是只有在艰苦的境遇中才能极尽挥发的 。
尽我所能并不委弃,就是尊严 。只是,遍历痛苦的人还能不能感受欢乐?我想是可以的,一个始终在坚持着某些东西的人,他是可以从这种坚持中获得莫大的欢乐的,这就是他的救赎 。有时我们觉得欢愉无法祈求,但有时,我们也感到它的翳影曾翩拂过我们的心房,在那些格外宁静的时刻 。
正象瓦雷里在《海滨墓园》里所说:“多么不易,经过那么漫长的跋涉之后,终可以放眼眺望那一片神奇的静谧 。”有时,我能从史铁生的个人内心起伏中解读到这种宁静 。我喜欢史铁生的散文胜过他的小说,史铁生在他的小说中藏匿不深,容易让人联想他的生平,在小说中情绪激荡是一种缺陷 。
但散文不一样,散文正要求一个人率性,赤诚相对 。这就是我读《我与地坛》的一点感想 。1.艺术手法
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 。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
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 。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 。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
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
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 。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
2.语言鉴赏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般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
(1)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
比如:“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
”这些诗一样的语言,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 。
(2)新鲜而奇崛的语言 。史铁生在写作中体现出了在语言运用上的创新精神 。
作者创新地使用了拟人、移用和转换词序等手法,写出了许多鲜活的句子 。如“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这些句子对动词的特殊使用,写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和破败相,淡化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却突出了其现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的情状,而荒园的破败又烘托了落魄者的精神状态 。
- 《滕王阁序》古文赏析
- 红楼梦中《葬花吟》的原文
- 老舍 《草原》 全文
- 白鹅课文原文
- 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车限行吗
- 童话故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原文
- 四年级上册第9课《巨人的花园》课件
- 四年级上册《一只贝》课文
- 《月光启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金色的鱼钩》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