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月初
三.六月初六举行 。
祭龙分大祭和小祭 , 小祭即杀猪宰鸡 , 大祭则宰牛 , 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 , 祭坛设在“龙树下” 。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 , 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 。祭时停产三日 , 祭后的第一个午日 , 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 , 以示谢意 。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数在二月、八月 , 这很不恰当 。
只是二月草已发芽 , 八月茎叶还没有枯死 , 采药的人容易辨认草药罢了 , 对药材来说 , 并不是最好的时间 。大致说 , 用根的草药 , 如果有隔年老根 , 必须选择没有茎叶时采摘 。挂艾草: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 , 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辟邪驱瘴 。
打午时水:所谓“打午时水”就是在端午节当天中午12时左右到井里打水 。在古人心中 , 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的 , 小孩用“午时水”洗澡能祛除痱子带来健康身体 , 成年人用这样的水洗澡会走好运 。在台湾家家户户有打“午时水”的风俗 。
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 , 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眼睛) , 明到若乌鹙” , 又说“午时水饮一嘴 , 较好补药吃三年” 。沐兰汤:沐兰汤 , 即端午日洗的草药水 , 此俗尚存 , 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这习俗在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有记载 , 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 , 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 , 有香气 , 可煎水沐浴 。
拜神祭祖:古时 , 这种礼俗很盛行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 , 祭祖形式也各异 。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 , 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 。
祭祖的同时 , 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 。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长主祭 , 烧三炷香 , 叩拜后 , 祈求丰收 , 最后烧纸 , 俗称"送钱粮"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 , 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 。浸龙舟水:浸龙舟水 , 因为龙舟寓意吉祥 , 同时平日摆在祖宗的祠堂中 , 因此龙舟滑过的水村民们都认为是“大吉水” , 于是另一个习俗应运而生—浸龙舟水 。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后 , 南方暖湿空气活跃 , 北方有冷空气南下 , 在江南和广东 , 冷暖空气交汇 , 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端午节 , 民间又称之为“龙舟节” , 因而就把此期间这些较大的降水过程统称为“龙舟水” 。吃龙舟饭:龙舟饭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 , 当地农民的大聚餐 , 是传统的社日宴饮的继续 。
宴会开支的款项来源 , 主要是村内工厂、店铺、专业户、个体户和普通村民的捐赠 , 港澳同胞、华侨的赞助 , 其次是龙船部件的竞投所得 。龙舟饭它是用糯米加上腊肉丁、虾米、墨鱼丁 , 香菇粒做成 , 特别顶饱 。听介绍说最早主要是给划龙舟的人吃的 , 让他们吃了划船特别有 。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
文章插图
端午节 , 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 , 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 , 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风俗1:吃粽子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 , 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 为恐鱼吃掉 , 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 , 外缠彩丝 。后来 , 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 。在老北京 , 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 , 俗称“二米粽子” 。系粽子则用马莲草 , 也是北京特产 。
风俗2:挂艾草端午节当天 , 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 , 因为二者皆为中草药 , 蚊虫害怕这种味道 , 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 , 古人称之为“水剑” , 说它可“斩千邪” 。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 , 挂在儿童脖子上 , 以求吉利 。
- 肖邦的介绍
- 麻城一中成绩查询的网址是什么?
- 谁知道免费的小游戏网?
- 东航失事飞机的第二个黑匣子被找到,它都记录了些什么?
- 成梱的大葱怎样长期保存
- 红糖是什么做的
- 红糖怎么熬制的
- 紫薯稀饭怎么是蓝色的
- 过水鱼的做法
- 西兰花的根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