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订婚有哪些习俗?

农村订婚有哪些习俗?

农村订婚有哪些习俗?

文章插图
很多农村依然保留着订婚的习俗 , 订婚则意味着男女双方对婚事的肯定 。农村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 , 由此可见农村各地风俗的差异之大 。
订婚之日 , 我们这里的农村 , 男方送给女方的东西要凑足十件 , 表示“十全十美” 。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 , 要包含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 , 而且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 , 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 。不过现在很少有这么做的了 。别的远一些的农村 , 订婚当天女方还要在亲戚的陪同下去一次男家 。
返回时 , 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 , 还要送一捆棉花 , 称为“沾亲棉” , 又叫“粘亲花” , 表示从此沾亲带故 , 情谊绵绵不断 。我有一个朋友是闻喜县那边农村的 , 听他说他们那边的农村 , 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 , 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 , 还有很多花馍 。女方的回礼 , 除衣装鞋帽外 , 也有几十个花馍 。
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 , 分送亲友、乡邻 , 称为“散喜馍” 。随着时代的发展 , 这些延续下来的古老习俗 , 现在在很多农村已经消失了 , 知道、了解的都是村里的一些老人 , 年轻人几乎是一问三不知 。现在很多农村订婚都是追求简单 , 越简单越好 。
在此 , 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能够把这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分享给大家 , 如果你所在的农村有不同的习俗 , 欢迎下方留言 , 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 让祖国的民俗文化可以继续流传、发扬 。
订婚风俗禁忌
农村订婚有哪些习俗?

文章插图
结婚过程中有不少传统禁忌 , 虽然时代在改变 , 但婚俗中的禁忌还是需要我们遵循的 。订婚是结婚前一项不可小觑的仪式 , 因而订婚习俗的禁忌也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
纳吉就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消息告知女方的仪礼 。男家卜得吉兆后 , 备礼复至女家决定婚约 , 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 。俗称“送定”、“过定”、“定聘”等 。订婚时 , 古时用雁 , 表示婚事已定 。
后来 , 随着买卖婚姻的兴盛和发展 , 逐渐演变成为带有定聘性质的定金和定礼 , 一般多为戒指、首饰、钱币、彩绸、礼饼、礼烛等 。明、清时代汉族及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流行送茶礼 。云南拉祜族聘礼中忌无茶礼 。
拉祜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 。”定聘的定金必须是偶数 , 外边包上红纸 , 俗称“红包”、“喜钱”或“定钱” 。定礼也都要成双成对 , 忌讳单数 。
礼单、礼帖用红纸(忌用白纸)写好 , 上边的字数也要成偶数 , 忌单数 。甚至 , 一些讲究的人家 , 还要把礼物的名称也补单成双 。如“一头猪”要写成“全猪成头”;“一盘菜”要写成“喜菜成盘”等等 。
这些 , 都是为取意“双双对对 , 万年富贵” , 以象征新婚夫妻婚姻美满的 。如果出现了单数 , 岂不象征着孤单吗?大喜的日子 , 让人产生“丧偶”的联想 , 当然是很败兴的事 , 何况 , 人们更害怕那征兆真的会应了验呢!所以 , 定婚时是一定要忌讳单数的出现的 。在定聘时 , 还忌讳说“重”字和“再”字 。比如男方送来了聘礼 , 女家将礼饼、礼烛供在神龛上祭告神明祖先 , 这时烧香时 , 不管插入香炉里的香是不是歪了斜了 , 都忌讳拔出来再插一次;再比如男方来订婚的人回去时 , 女家送出门口 , 打招呼千万忌说“再来坐” 。
因为“重插香”犯了“重”字的忌讳 , “再来坐”犯了“再”字的忌讳 。据信 , 这是会导致“重婚”、“再嫁”的 , 因而也必须禁忌 。以上忌单喜双 , 讳“重”讳“再”的禁忌习俗都是担心美好的姻缘被破坏的心意表露 。还有一些定聘中的禁忌是出于礼节方面的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