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文章插图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如下: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端午节有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 。
端午节的风俗,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戴香囊、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等 。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 。
端午节的由来很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等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赛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文章插图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仲夏端午是龙升天的节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 。
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 。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之月,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重午是天地纯阳正气极盛的吉日 。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 。
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 。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乃阴邪之所惧 。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 。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主题,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