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是什么,为什么叫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是什么,为什么叫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是什么,为什么叫上帝粒子

文章插图
上帝粒子(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一般指希格斯玻色子 。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希格斯玻色子 。
【上帝粒子是什么,为什么叫上帝粒子】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无意中为希格斯玻色子起了“上帝粒子”(God Particle)这么一个名字 。
莱德曼写了本科普书,原书名叫“该死的粒子(Goddamn Particle),因为希格斯玻色子难以找到,但出版商认为不妥,遂改成了“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 。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机制 。在此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自发对称性破缺,希格斯玻色子是能量粒子的能量介质并将质量予规范传播子和费米子 。
在粒子物理高能粒子物理的微观粒子中‘玻色子是可以与费米子对称耦合’形成可测量的‘实粒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反粒子’希格斯场的场量子化激发产生希格斯实粒子,它通过自相互作用的介质而获得质量 。当今在粒子物理的前沿希格斯粒子耦合的质量实体存在的‘发现’是由中国的粒子物理科学家贡献 。2013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表示先前探测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 。
扩展资料上帝粒子的研究意义GeV/c^2是基本粒子质量的一个单位,其中GeV是10亿电子伏特,c^2是光速的平方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物质的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因此,以电子伏特为单位的能量除以光速的平方,就用来衡量粒子的质量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其自旋为零,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作用下产生质量,为宇宙形成奠定基础 。
迄今为止,“标准模型”预言的其他粒子都已发现,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尚未在实验中证实,它又被称为“上帝粒子” 。一旦研究证实希格斯玻色子不存在,“标准模型”理论将被推翻 。
什么是“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是什么,为什么叫上帝粒子

文章插图
“上帝粒子”指的是希格斯玻色子 。美国物理学家、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曾著有粒子物理方面的科普书籍《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后来媒体也沿用了这一称呼,常常将希子称作是“上帝粒子”(The God Particle) 。
这一称呼激起了公众媒体对于希子的关注和兴趣 。
莱德曼说他以“上帝粒子”为这粒子命名是因为这粒子“在当今物理学中处于极为中心的位置,对我们理解物质的结构极为关键、也极为难以捉摸” 。不过他也开玩笑地补充说另一个原因是“图书出版商不让他把这粒子称作‘该死的粒子(Goddamn Particle)’,尽管这别称可能更恰当地表达了希子杳无踪迹的性质以及人们为之所付出的代价与遭受到的挫折感 。”然而,许多科学家却不喜欢这一称呼,因为它过分强调了这粒子的重要性和太宗教化 。而且即使这粒子被发现,物理学者仍旧无法回答一些关于强相互作用、电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的统一化问题,以及宇宙的起源问题;希格斯本人是无神论学者 。
扩展资料:根据希格斯的理论,在宇宙诞生的最初,并没有希格斯玻色子,各种基本粒子都如光子一般,以光速横冲直撞 。宇宙诞生十几秒后,希格斯玻色子诞生,并形成“希格斯场” 。除了光子,其他的基本粒子与希格斯玻色子发生碰撞后,就如同轻巧的棉花吸饱了水分一般,获得了质量,而速度则慢了下来 。
在希格斯的理论中,没有了希格斯玻色子,其他基本粒子就会仍以光速运行,宇宙将仍然是一锅沸腾的基本粒子汤,不能组成物质,生命更无从谈起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莱昂·莱德曼着手介绍希格斯玻色子时,曾想用“上帝诅咒的粒子”作为书名,但出版商想出了一个更能刺激销量的名字——“上帝粒子”,意为:找到它,就洞悉了上帝 。从此,“上帝粒子”之名便流传开来 。
什么是“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是什么,为什么叫上帝粒子

文章插图
上帝粒子又叫做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种没有质量的粒子,是所有的粒子中最为著名的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并且这个粒子是所有的62个粒子中唯一一个没有质量的粒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自旋为零的玻色子 。上帝粒子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但是直到2013年的时候才被科学家们发现,并且上帝粒子的发现也给科学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许多事情也因为上帝粒子的发现而被证明了,对于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宇宙提供了新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