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栽培技术( 三 )


三、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并结合松土向幼苗四周适当培土,保持疏松、无杂草,一年需要除草3-4次 。四、施肥灌溉苗高10-15厘米时,追肥1次,施用量为每亩用人畜粪水1500-2000千克 。6月底-7月初,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5千克,行间开沟施下,覆土后浇水 。
次年收获的待植株枯萎后,于行间开沟每亩追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5千克、草木灰150千克,然后覆土盖平 。黄芩耐旱怕涝,雨季需注意排水,田间不可积水,否则易烂根 。遇严重干旱时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 。
黄芩五、摘除花蕾在抽出花序前,将花梗减掉,可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根系生长,提高产量 。六、病虫防治黄芩的病害有叶枯病,可清洁田园,发端正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 。黄芩根腐病要注意排水,实行轮作,及早拨出病株烧毁,病株处土壤用石灰消毒 。
黄芩的虫害有黄芩舞蛾,可用90%敌百虫防治 。七、适时采收栽后2-3年收获 。一般于秋末茎叶枯萎后或春解冻后、萌芽前采挖,因根长得深,要深挖,防止断根 。一般3-4公斤鲜根可加工成1公斤干货 。
亩产干货200-300公斤,高者可达380公斤以上 。
黄芩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黄芩的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黄芩,别名茶花根、金土茶根、黄芩茶等 。地下根茎入药,有缓解各种热,治疗黄疸,肠瘾等作用 。
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肠炎、痢疾 。
黄芩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 。主根粗而微圆,表皮褐色 。茎方形和圆柱形,丛生和分枝,光滑或短毛 。单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0.4-1.2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圆,全缘,睫毛,表面光滑或短毛,背面有腺斑,仅中脉有光滑或短毛;有短手柄或者没有手柄 。
总状花序顶生,花在一边;花萼钟状,白色具长柔毛,先端半裂;花冠蓝紫色,二唇形,上唇长于下唇,管状,上部膨大,基部薄,长2-2.5厘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2强;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部附着 。4小坚果,圆形,深棕色,被宿存花萼包围 。黄芩适应性强,喜温,耐高温,耐35℃ 。
耐寒,低温-30℃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最好 。
低洼地很难耕种 。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地,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
然后,等待播种 。黄芩在冬春季通过种子繁殖 。播种前,黄芩的种子要均匀地撒在浅沟里,土壤要耙平,这样就没有种子了 。
每亩播种量为1公斤 。黄芩播种后,应浇水保持土壤水分,以利于出苗 。出苗后要注意中耕除草 。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育苗前应使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控制各种杂草 。
干燥天气及时浇水,雨天注意排水 。立秋前后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 。黄芩冬季应在畦边铺一层土肥 。黄芩出芽后,除剩余植株外,所有的花都应剪掉,以防止养分消耗,促进地下根的生长 。
病虫害防治 。黄芩的主要病害是叶枯病,发病前用1: 1: 120波尔多液即可预防;多菌灵在疾病早期的防治 。一周一次,喷三次 。
对于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50%托宾1000倍液浇灌病区 。
黄芩适合在哪里种植?黄芩的种植环境是怎样的?
黄芩的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黄芩的种植环境一、选择合适的①种植时要选择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宜,要有水利条件,一般在种植前施足基肥,要圈肥或施三十公斤氮磷钾肥,要磷钾肥要多施(按种麦常规做基肥的数量)即可 。②雨后山坡播种,用铁耙耙出小沟,将种子撒开后再耙平,一周后即可出苗 。
二、播种:①黄芩在深秋和春季播种,但幼苗不在深秋出苗,而是在次年早春出苗 。
春播在十八度左右,六至十五天即可出苗 。②播种方法:按排距二十厘米开一点五至二厘米的小沟,撒入种子后跨平,等地面稍干轻轻踩一次,然后跨出浮土,种植前要吸干地面,种植后要保持湿润 。③种子处理:播种前3天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浸泡八个小时后捞出,用沙子混合,保持湿润,用手挤压使其有芽并分开瓣,然后就可以种植种子了 。三、田间管理:苗高八至十厘米,摘掉拥挤的苗,拉开档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