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同治年间老照片:为什么1873年的广州,难得一见呢?( 三 )


现在由于电脑修复技术和相关AI着色软件的普及,有些人利用这些新技术对晚清、民国黑白老照片进行上色,并声称“真实还原历史现场”或“还原真实历史人物面貌” 。对此,我的态度是:我赞同对破损的老照片进行修复,但反对着色 。我们缺乏对历史现场的感知 。桑德斯等人看到了被拍摄人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戴什么颜色的首饰、拿什么颜色的手帕,所以对颜色的选择比较贴近实际 。
而我们利用AI着色,则出于个人主观想象,或者是软件的自动匹配,根本谈不上对历史的还原 。
自卑与超越的例子

晚清同治年间老照片:为什么1873年的广州,难得一见呢?

文章插图
故事的主角,是这样一个人:童年悲惨,体弱多病,五岁差点因为肺炎去世 。得了佝偻病,又小又矮,运动能力也差 。
【晚清同治年间老照片:为什么1873年的广州,难得一见呢?】甚至,运气也不怎么样,出过整整两次车祸 。
成绩班上倒数,生活极其自卑 。但这样的一个人,最后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倒数,就拼命学习,最终变成了尖子生 。体弱多病,所以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 。
他做到了,最后他考上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还受到了全世界最出名的心理学家的赏识,成了一代心理学大师,甚至创立了一个新的心理学流派 。这个流派的理论,就包含着他通过超越自我从而改变命运的经历,以及关于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 。
这个人,就是阿弗雷德·阿德勒,他创立的这套理论,就是著名的“个体心理学” 。那位赏识他的心理学家,叫弗洛伊德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
如果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思想上积极,并主动克服困难,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 。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自卑,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应对得当,自卑将会是你人生中最强大的前进动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对他人做出贡献的基础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 。人的理想和行为,同样遵从这一原则: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 。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这三个问题 。每个人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明了地显现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诠释 。能够成功应对生活难题的人似乎都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关注他人,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解决 。我们对于一个人的所有要求,以及我们能够给予的最高荣耀,就是他必须认真工作、与人为善,并对爱情忠贞不渝 。
一言以蔽之,他必须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