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何为《青弋江》:新四军元旦大晚会

童达清编辑整理
第1238期
编者按
何为(1922—2011) , 现当代著名作家 。 1938年底 , 曾随上海慰问团到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访问 , 回上海后 , 1939年5月即就采访记录撰写了《奔向远方》《风砂中》《长途跋涉的行列》《战斗力》《元旦大晚会》《记史沫特莱》《静悄悄的青弋江》等7篇文章 , 发表在1940年6月30日出版的《文艺新潮》第1卷第7期副刊上 , 后又结集为他的第一部报告文学集——《青弋江》 。
【爱历史】何为《青弋江》:新四军元旦大晚会
文章图片
本公众号特摘取其中有关在泾县云岭军部的部分 , 陆续在本号发表 , 敬请期待 。
农民手里的铜锣声响中 , 揭开了新生的一九三九年的元旦 。
黄昏过去了 。
一条狭窄的仅能容一人通过的田塍小路蜿蜒在山脚下 , 引领我们几个人到陈氏大祠堂去 。 那个经常被我们作为大会会场所在的古老建筑 , 沉默地屹立在夜色里 , 衬托着重叠的山峦影子 , 重有如一座坚强的铁的堡垒 。
从四面八方的田野山路 , 一队一队铁的行列向铁的堡垒行进 , 星光下蠕动着千百个同志们 , 他们践踏在潮润的泥地上 , 一个一个黑影 , 连串成一条无穷尽的长条 , 队伍的尾巴隐埋在深远的树丛后面 。
最初出现的是第八队(妇女队) , 她们一边行进 , 一边嘹亮地高唱斗争之歌 , 她们声音的宏大 , 就是几里以外也可以清澈听见 。 所有这些第八队的青年妇女 , 渗透了年龄、学识、思想高低 , 以及过去生活方式的迥异 , 她们现在是紧紧地靠在一起 。 在将近九十个人的队伍中 , 一个伟大的力量在滋生 。 组织整个队伍的队员 , 有的是参加过长征的处长太太 , 大学生 , 中学生 , 工作人员的妻子 , 生活警觉的妇人 , 已经有了几个孩子的母亲……各种人都有 。
紧接着妇人队的是第九队青年队 。
左边是毕业的第七队 , 文化水平最高的一队 , 几个月的时间内 , 他们不仅武装了身体并且武装了头脑 。 “毕业上前线”是他们的口号 , 每个人都是年轻而强壮 , 每个人都是自由和真理的拥护者 。 以后是第三队、第一队、第四队……一批批有用的干部 , 一队队勇武的战士 , 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
乡村里做买卖的老百姓 , 乘着千载一时的机会 , 纷纷搭起摊头来 。 一盏盏昏黄的油灯伴着挑担 , 排列在祠堂门口的两旁 。 临时的摊头上 , 陈列着花生米、芝麻糖、贯心糖(一种有糖心的土产)、糕饼、热的甜酒 , 以及其他许多零零碎碎吃的东西 , 仿佛城隍庙里出会做戏时总会有的景象 。
装有木栅的大门络络续续吞进许多人们 , 在平时荒寂无人的祠堂里 , 重又点燃起群众的火焰 。 深藏于绵亘山群之中的乡村之夜是黑暗的 , 但是今夜煤油灯的昏黄火心 , 密密的把大门包围了 。
祠堂已经有不可追溯的远年历史 , 建筑在什么年代是要费考据的 , 也许是包含了许多故事罢 , 总之是又深又广 , 能容千人以上 。 中间露天 , 两旁有阔幅的走廊 , 大堂上四柱雄伟的柱石 , 塑刻追宗历史的对联 。
元旦大晚会就在此举行 。
晚会的节目是多样性的 , 每一个节日又都寓有深刻的意义 , 正确的政治意识和集体生活的路线 , 演出的形式主要的有独幕剧、活报、歌咏、改编的山歌民谣、机械舞蹈 ,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流行的戏剧(其实是一种简单的动作配以词句) , 被批判地运用 , 且装上新的成分、新的内容 。
我投入人群的漩流里 , 靠近一条石柱坐下来 。 我的前面距离约有几十步是戏台 , 台下满满的人头 , 把整个祠堂的院落充塞住了 。 成千成百的行列向祠堂旁的两大门昂步走入 , 用他们自己随身所带的草垫坐下 , 然后排列在一起 。 现在 , 上弦月刚自深幽的山谷升起 , 照在许多戴灰布军帽的脑袋上 , 泻在寒光闪动的枪尖刺刀上 , 就像一条阴滑的细蛇———无数细蛇在我眼前闪动 。
群众细胞中 , 教导队学生可算最活跃的了 , 励行节约运动的今日 , 时间也同样被列入重要的一项 , 吝啬每一秒时间 , 不能让它无声无息地平白流走 。 为使舞台幕布还没拉开的短时间不致浪费 , 一个粗哑的声音自一个单位的核心爆发出来:
“欢迎战地服务团同志唱歌!”
一个单位的群众:“欢——迎——战——地——服——务——团——同——志——唱——歌!”集体的音浪响亮地撞击在整个祠堂的空间 。
立刻 , 另一单位的同志们响应了:“我也不反对!”有节奏的音韵一蔓延就一发不可收拾:“我们——也——赞成!”“我们——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