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孙策一战斩杀仇敌三万大军,吓得一郡太守不战而降

【历史故事】孙策一战斩杀仇敌三万大军,吓得一郡太守不战而降
文章图片
建安四年(199年)冬 , 孙策于江夏鄂县附近的西塞击溃刘勋 。
此时西征大军阵容强盛 , 麾下有周瑜、吕范、程普、韩当、黄盖、董袭等名将 , 又因连战连捷 , 气势正盛 , 于是继续西进 , 准备对黄祖进行打击 。
当初刘表初到荆州后根基不稳 , 因此让地头蛇黄祖做江夏太守 , 以控制该地区 。 黄祖就这样成了刘表麾下的一个有一定独立性质的集团 。
孙策扫平江东后 , 刘表势必预感到了威胁 , 届时孙策溯江而上进犯荆州是必然的事 , 而黄祖所在的江夏便是首当其冲 。 为此 , 刘表在军事上对黄祖极为依仗 。
黄祖也并非昏庸无谋之辈 , 此人狡诈过人 , 是个很难对付的对手 。 当初黄祖在岘山设好圈套 , 以伏兵射杀孙坚 , 可见他的军事能力不俗 。
这几年孙策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 如今他负责镇守荆州东境 , 而杀父之仇又绝无化解的可能 , 到时候一场血战不可避免 。 因此 , 老谋深算的黄祖早早就开始进行着准备 。
江夏郡治本在西陵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一带) , 最初黄祖在这里修了一个要塞驻守 , 此城以黄祖得名 , 被称为黄城镇 。
然而没过多久 , 熟悉军略的黄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 因为他驻守江夏 , 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来自长江下游的孙策 , 而孙策来攻的时候 , 必然会以水军开道逆流而上 。
这样一来 , 驻守西陵是起不到阻击敌军的作用的 , 因此他必须另选屯兵之所 。
江夏便是今天的武汉市一带 , 此地水网纵横 , 地形非常复杂 , 黄祖盯着地图苦思冥想 , 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地点 , 也就是沔口 。
【历史故事】孙策一战斩杀仇敌三万大军,吓得一郡太守不战而降
文章图片
所谓沔口 , 就是沔水汇入长江的水口(今武汉市汉阳区一带) , 同时它还有个更有名气的称呼 , 也就是夏口 。
将驻兵地点选在夏口有两个好处 , 首先这里是沔水和长江的交汇处 , 只要守住这里 , 从东面来犯的敌军无论是想继续沿着长江进攻江陵 , 或者是想进入沔水进攻襄阳 , 都是做不到的 。
其次 , 单凭江夏一郡之力 , 恐怕难以抵挡孙策的兵锋 , 向襄阳方面求援也是难免的 。 这样一来 , 将防线往西移动后缩短了距离 , 也有利于得到支援 。
最终黄祖将目光投向沔水北岸 , 这里有一座现成的城池 , 是汉代一位戴监军所筑 , 因为形如半月 , 所以被称为郤月城 , 也叫偃月垒 。
沔左有郤月城 , 亦曰偃月垒 , 戴监军筑 , 故曲陵县也 。 后乃沙羡县治 。 昔魏将黄祖所守 , 遣董袭、凌统攻而擒之 。 (水经注)
史书中记载黄祖驻守的夏口、沔口 , 都是指的这个地方 。
此地属于沙羡县境内 , 本来沙羡县治所在长江南岸(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 , 而黄祖移驻郤月城后 , 将治所也搬过来了 , 因此沙羡在这里也指的是郤月城 。
【历史故事】孙策一战斩杀仇敌三万大军,吓得一郡太守不战而降
文章图片
本文为了阅读方便 , 将沔口、郤月城、沙羡等地名一概统称为知名度最高的夏口 , 大家明白即可 。
从此以后 , 夏口就成了黄祖和孙氏兄弟交锋的前沿 , 双方在此地先后四次激战 , 直至黄祖败亡 。
在古代 , 沔水汇入长江的水口比较狭窄 , 宽不过一里 , 因此夏口驻军足以封锁江面 。
高祖曰:“汉口不阔一里 。 ”(梁书武帝纪)
不过还有个问题 , 按照夏口的地理位置 , 似乎只能阻挡敌军进犯沔水流域 , 如果对方进攻江陵怎么办呢?
这一点黄祖也想到了 , 因为他在长江北岸的武湖训练了一支强大的水军 , 战舰足有数千艘 。
【历史故事】孙策一战斩杀仇敌三万大军,吓得一郡太守不战而降】黄祖的策略是有一定效果的 , 比如后来甘宁曾想率八百部曲投奔东吴 。 尽管这时黄祖的水军已经遭到削弱 , 但甘宁仍然没能突破夏口防线 , 被迫留在黄祖手下 。
【历史故事】孙策一战斩杀仇敌三万大军,吓得一郡太守不战而降
文章图片
有了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 , 再加上地形优势 , 黄祖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 。
然而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 黄射的五千人马如摧枯拉朽一般为孙策消灭 , 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自己的处境 。
孙策的兵马虽然不到三万人 , 并没有什么优势 , 但是战斗力却远超过他的想象 , 这让黄祖感到了恐惧 , 于是立即向刘表求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