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 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 , 共历时四十四年之久 , 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 , 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 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 。 在这一时期内 , 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 , 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 。 这三次战略反击 , 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
汉匈大决战
(一)河南、漠南之战
元朔二年(前127年) , 匈奴骑兵进犯上谷、渔阳等地 , 汉武帝避实就虚 , 实施反击 , 遣卫青领兵从云中出击 , 北抵高阙 , 迂回至于陇西 , 夺回河套一带 。 汉武帝在那里设置朔方郡 , 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边塞 。 同年夏 , 汉武帝募民十万口徙于朔方 。 河南之战 , 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 , 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 。 匈奴贵族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 , 数次出兵袭扰朔方 , 企图夺回河南地区 。
汉武帝得朔方后 , 匈奴连年入侵上谷、代郡、雁门、定襄、云中、上郡 。 汉武帝于是决定反击 , 发起了漠南之战 , 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 。 当时卫青任车骑将军 , 率军出朔方 , 进入漠南 , 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 , 牵制单于、左贤王 , 策应卫青主力军的行动 。 卫青出塞二三百公里 , 长途奔袭 , 突袭右贤王的王廷 , 打得其措手不及 , 狼狈北逃 。 汉军俘敌1万多人 , 凯旋归师 。
这一仗的胜利 , 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 , 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 , 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 , 以便分而制之 。
次年二月和四月 , 新任大将军的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 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 , 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 , 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 , 远离汉境 。 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
【爱历史】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文章图片
河西之战示意图
(二)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前121年) , 汉武帝命霍去病将兵远征 。 霍去病自陇西出兵 , 过焉支山 , 西入匈奴境内千余里缴获匈奴休居王的祭天金人 。 同年夏 , 霍去病由北地出击 , 逾居延海 , 南下祁连山 , 围歼匈奴 。 这次战役 , 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右部 , 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 , 宰部四万亲人归汉 。 汉武帝分徒其众于西北边塞之外 , 因其故俗为五属国 。 后又迁徙关东贫民七十二万余口 , 充实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之地 。 西汉王朝又在浑邪王、休屠王故地陆续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 汉武帝得河西四郡地 , 不但隔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 , 而且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通 , 这对西汉和匈奴势力的消长发生了显著作用 。 河西水草肥美 , 匈奴失河西 , 经济受到很大损失 。 所以匈奴人唱道:“失我祁连山 , 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 , 使我嫁妇无颜色” 。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 , 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 , 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 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 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
(三)漠北之战
经过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战役的打击 , 匈奴势力遭到了重创 , 汉军已完全占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战争的主动权 。 然而匈奴不甘心失败 , 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动 。 并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 , 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 , 寻机加以歼灭 。
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 ,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 , 在经过充分准备后 , 决定对匈奴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 元狩四年(前119年) , 卫青、霍去病带领十万骑 , “私负从马几十四万匹” , 步兵及转运者数十万人 , 分别从定襄、代郡出发 , 向漠北穷迫匈奴 。
卫青出塞后 , 得知匈奴单于的战略意图 , 即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 , 横渡大沙漠 , 北进几百公里 , 寻歼单于本部 。 同时命令李广、赵食其率所部从东面迂回策应 。 不久 , 卫青部主力与匈奴单于相遭遇 。 卫青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 , 以防匈奴军的袭击 , 接着便指挥5000精骑向单于军发起猛攻 , 单于即遣一万骑应战 。
【爱历史】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文章图片
卫青?
双方鏖战至黄昏 , 大风骤起 , 飞沙扑面 , 两军难辨彼此 。 卫青乘势分轻骑从左右迂回包抄 。 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 , 自度无法取胜 , 遂带数百精骑突围 , 向西北逃遁 。 卫青发现单于潜逃 , 即派轻骑连夜追击 , 自率主力随后跟进 。 是役虽然未能擒服单于 , 但一举歼俘匈奴军19000人 , 挺进到寘颜山的赵信城 , 尽烧其城和匈奴积粟而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