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人称父亲为爹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孝文化 , 这句话从有了家庭结构之后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 成为所有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 。 其实孝顺狭义上来说是对自己的父母 , 广义上来说是对所有的长辈 。
我们中国人将孝文化体现在细节上面 , 平时见了同宗族或者其他宗族的老人 , 都要有个尊称 , 或是人家的性别如“爷爷”、“奶奶”;或是人家的职位等 。 称谓的委婉是自古有之的 , 如今年轻人虽然不太重视 , 但是长辈们可是非常看重 。
【历史故事】古人称父亲为爹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章图片
和我们每个人关系最大 , 也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对于父亲的称谓了 。 传统的对父亲的称谓有“爹”和“爸”这两个 , 这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 那么“爹”和“爸”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将两个字拆开才能明白其中涵义 。 难怪古人称父亲为“爹爹” 。 随地缘变换的称谓
“方言”——语言系统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份 , 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各个文明中 , 横向纵向都有发展 。 虽然如今我们推行规范化语言 , 但是方言是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如今老百姓在自己的家乡交流 , 普遍用的是方言 , 不仅亲切也便于理解 。 中国幅员辽阔 , 各种地理位置的不同造就了多样化的方言 , 比如上海话、陕西话、广东话等等 , 细分到县乡镇甚至每个村子又都有不同的方言类型 。
【历史故事】古人称父亲为爹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章图片
对于父亲的称呼 , 南北方可以作为一个大类进行划分 。 北方人习惯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爹”或者“爸” , 陕甘宁地区的人们习惯叫自己的父亲为“大”(音译 , 没有具体文字符号) 。
南方人 , 尤其是四川周围的人习惯叫父亲“老汉儿” , 其中的儿化音是一个特色 。 如果去掉儿化音 , 那么这一称呼在北方指的是五六十岁以上的男性长辈 , 是一个年龄分段的称呼 , 而不是家庭角色的称呼 。
【历史故事】古人称父亲为爹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章图片
虽然同样是男方 , 沿海地区对于父亲的叫法又和川渝地区有很大的区别 。 粤语中习惯将父亲称为“老豆” , 很显然 , 这是规范化的普通话表示不出来的意思 , 只有存在于方言中的时候才有意义 。
除了“爹”之外 , 全中国最为普遍的对于父亲的称呼就是“爸爸”或者“爸”了 。 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 “爸爸”虽然普遍 , 但是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 , 这一称呼在发音平仄上也会有区别 , 很容易听出对方说的是普通话还是方言 。
【历史故事】古人称父亲为爹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章图片
古人更为繁杂的称呼
以上对父亲的称呼做了横向比较 , 纵向来说 , 古人对于父亲这一角色的称呼更为复杂 。 这种称呼具有很强烈的时代特色 , 会根据王朝的更迭出现不同的变化 。
盛唐时期 , 父亲这一角色会和“爷”扯上关系 。 当时的人们更多称呼自己的父亲为“阿爷” , 大家不必诧异 , “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中指的并非是父亲的父亲 , 而单单指父亲这一角色 。
南宋时期又发生了变化 , 人们称呼自己的父亲为“阿公” 。 这种称呼不仅仅随着朝代变化 , 不同阶层的人更有不同的称呼 。 古代的皇家其实和平民百姓对于父亲的称呼是不一样的 。
【历史故事】古人称父亲为爹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章图片
一般的贵族阶层 , 在各种正式场合可能会称自己父亲的官阶职位、荣誉称号等等 , 皇族就更为复杂 , “陛下”、“父皇”、“皇阿玛”等等 , 各种叫法不一而足 。 对于父亲的称谓只是古代复杂语言系统的冰川一角 。
古人对一系列的称呼本来就有非常多的讲究 , 对于父亲的称谓就有这么多变化 , 其实这都是为了表示父亲这一角色的地位 。 毕竟孝顺要表现在方方面面 , 称谓是其中一部分 。 “爹”与“爸”
虽然都是常用称呼 , 但是“爹”和“爸”这两个字依然存在着不少的区别 。 除了使用频率、使用地区之外常见的区别之外 , 若是将这两个字分别拆开来看 , 才能看出其本质的区别 。
【历史故事】古人称父亲为爹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章图片
先来看“爸”这个汉字 , 拆开来看 , “父”和“巴”这两个字或者部首组成了“爸” 。 显然前者代表父亲这一角色 , 而后者代表发音 。 此外“巴”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下巴这一身体部位 , 其实原来这个字就有紧贴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