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成功的父母,牢记育儿的“三无原则”:无错、无批评、无压力

文|小歆妈妈(文章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对双亲来说 , 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 只有父母做好自我教育 , 才能以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 , 反之失败的家教则会造就失败的孩子 。
网上流行用一句话来调侃淘气的孩子:“他已经三天没挨妈妈打了.......”
这说的就是小威 , 小威妈妈忙了一天工作 , 刚接孩子回家 , 老师打电话来说:“小威今天又搞破坏了 , 把教室投影仪的遥控器拆坏了 。 ”
这让小威妈妈头都大了 , 想起前几天小威拆坏的电风扇 , 上星期戳破面粉袋洒了一地 , 上上星期则是自己的口红……但小威妈妈也不好责怪孩子 , 问起小威为什么这么做时 , 孩子眨巴眨巴着眼睛说:“妈妈 , 我就是好奇!”
年纪小的孩子有好奇心很正常 , 对于他们所做的一些行为 , 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对错 , 家长不必过于苛责 , 适当引导孩子认知是非对错 。
要做成功的父母,牢记育儿的“三无原则”:无错、无批评、无压力
文章图片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 , 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法和原则是不同的 , 成功的父母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
01无错原则
首先我们要理解“错误”是什么?是孩子拆坏东西 , 把家里搞得一团糟?是孩子在墙上画画 , 把衣服都弄脏了?还是孩子“顺手牵羊” , 拿回别人的玩具?
无错误原则认为:这些大人眼中的“孩子犯错” , 其实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 , 在他们的主观意识里 , 并不认为这些是不合理、不正确的行为 。
也就是说 , 孩子还没有形成是非对错的观念 , 他们并不是出于犯错或作恶的动机 , 而是对客观事物缺少正确的认知 。
如果孩子喜欢翻箱倒柜、拆装东西 , 那是因为孩子好奇心强 , 正在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索 。
这时候父母不要一昧地禁止孩子“这不许碰 , 那不许碰” , 可能因此扼杀了一个未来的“爱迪生” 。 父母可以多给孩子买拼装玩具 , 开发他的创造力 。
要做成功的父母,牢记育儿的“三无原则”:无错、无批评、无压力
文章图片
要做成功的父母,牢记育儿的“三无原则”:无错、无批评、无压力】如果孩子喜欢在墙上乱涂乱画 , 那是因为孩子想象力丰富 , 正在表达自己的“脑海图景” 。
这时候父母不要一昧地禁止孩子“不许乱涂乱画” , 毕竟墙壁可以刷新 , 孩子的创作热情被熄灭了就难以复燃 。 父母可以购买可擦洗的壁纸或者画册 , 开发孩子的艺术天赋 。
如果孩子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 那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形成“物权”意识 , 不是道德问题 。
这时候父母不要大声斥责孩子 , 当然也不鼓励这种行为 , 而是良性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 让孩子分清自己家里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 , 不能不问自取 。
父母在运用“无错原则”教育孩子时 , 不是无限地护短和溺爱孩子 , 认为孩子做什么都没错 。 在一些原则问题上 , 要引导孩子正确认知是非对错 。
要做成功的父母,牢记育儿的“三无原则”:无错、无批评、无压力
文章图片
02无批评原则
看到这 , 有的父母可能会问了:“孩子犯错了 , 不打不骂不批评 , 那么他如何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是不指正他 , 他可能会继续犯错 , 甚至变本加厉怎么办?”
无批评原则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大声呵斥、批评 , 面露厌烦情绪 , 会导致孩子自信心受挫 , 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 , 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
也就是说 , 我们不赞成的批评是指以严厉的语气、激烈的言辞 , 野蛮的情绪批评孩子 , 而语气平和、理性言辞、情绪缓和的“理性批评” , 能让孩子更乐于接受 , 并改正错误 。
当孩子哭闹不止时 , 父母越严加制止 , 孩子哭得越凶 。
因为孩子本来就是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某些要求 , 感觉受委屈才哭的 , 你越大声叫他停下 , 他反而哭得越大声 。 正确的方法是耐心劝解 , 告诉孩子不能满足他的理由 , 如果百般哄劝都无济于事 , 不如暂时“晾”他一会儿 , 等情绪稳定下来再说理 。
要做成功的父母,牢记育儿的“三无原则”:无错、无批评、无压力
文章图片
当孩子与人打架时 , 父母越严加责备 , 孩子越叛逆 。
孩子与人打架 , 是不是进入叛逆期了?很多父母立刻给孩子贴上“叛逆”“问题少年”的标签 , 然而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离经叛道 。 很少有父母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打架背后的原因 ,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多与孩子沟通 , 了解他最近的烦恼 , 排解负面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