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是最后一个能控制军队的曹家人

并不是说曹真有多厉害 , 而是他的“支点”价值:他的存在 , 足以维持曹魏分配的权力均衡 , 不至于造成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豪族单方面独大的局面 。
【历史故事】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是最后一个能控制军队的曹家人
文章图片
如果让一个皇帝政治军事一肩扛、所有权利独占 , 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其一 , 人的精力有限、能力有短板 , 即使他是皇帝;
其二 , 就算精力无上限、可以大小事务一把抓 , 但其他人也不是傻子:你吃肉就罢了 , 连汤也不给我们留一口?这位帝王必定会沦为“独夫”、孤家寡人 , 遭到抛弃 。
因此 , 无论任何朝代 , 脑子正常的帝王都会选择向他人分享部分权利 , 既是为了分担工作、维系帝国运行 , 也是为了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稳定 。 即使是高度君主集权的清朝 , 也是依靠满蒙古族为基本盘 。
但是 , 为了避免一部分人党同伐异、权力过重 , 形成尾大不掉、鸠占鹊巢的局面 , 帝王在分权的同时 , 更会注重权力的分配制衡 , 让不同群体之间形成有效牵制 , 从而让自己居中立于不败之地 。
【历史故事】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是最后一个能控制军队的曹家人
文章图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三国之前的如下现象:
刘邦建立汉朝 , 留下了非刘不王、非功不侯的规矩 , 明确了刘氏宗室与功臣共天下的基本态势 。 吕后时期外戚坐大 , 到随后就被刘氏、功臣联手扑灭;
后来 , 随着君权的强化 , 士大夫取代功臣、宗室成为政权运作的主体;但为了有效制衡 , 形成了内朝、外朝 , 皇室与朝廷的区别;
东汉一朝 , 外戚、宦官、文官三大势力纠缠不清 , 两次党锢之祸 , 极大削弱了王朝的实力;何进与十常侍的博弈 , 直接引发边军入洛阳等连锁反应 。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 , 咱们可以看成各个地区世家大族对刘氏皇室的集体抛弃 。
【历史故事】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是最后一个能控制军队的曹家人
文章图片
作为这种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政权 , 曹魏深知权力制衡的重要性 , 对皇权外落得惨重代价可谓感同身受 。
因此 , 曹操时期就坚持两条腿走路:
既注重从其他势力中收集诸如张辽、张郃、关羽等一时猛将 , 更留心培养曹洪、夏侯惇等宗室统帅 。 而且 , 但凡涉及到一方军政大权的重要岗位 , 曹操必定首先考虑夏侯、曹等自家人;
既注重拉拢、稳定颍川荀氏、弘农杨氏、清河崔氏、河内司马氏这类世家大族 , 但也发布了宣称即使“不仁不孝也亦所勿遗”的《魏武三诏令》 ,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背后 , 是希望依靠寒门精英对抗世家大族的期待 。
【历史故事】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是最后一个能控制军队的曹家人
文章图片
曹操死前 , 给曹丕留下了曹洪、贾诩、陈群、司马懿这样的顾命团队 , 分别代表了曹魏宗室、举孝廉出身的寒门精英、名门望族 。
曹丕在位期间 , 吸取了当初汉朝诸侯国作乱、曹植曾与自己争权的教训 , 系统性地削夺藩王权利 , 时常变更他们的封地、剥夺治权和兵权 , 形同监视;另一方面 , 无视父亲曹操曾经的叮嘱、过于重用司马懿 , 让其在军政领域的威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
但在临终时 , 曹丕选择让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共领遗诏辅佐曹叡 , 可见他对于其中任何一方都不是完全放心 。
【历史故事】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是最后一个能控制军队的曹家人
文章图片
随后的曹叡虽然年轻 , 但政治头脑与手腕却十分老道 。 起初 , 他对司马懿并不是十分信任 , 受到重用的是曹真、曹休、夏侯楙这些自己人 , 以及陈群、华歆、王朗这些德高望重的耆老 。 并且 , 这些人跟司马懿都不是一路人 。
【历史故事】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是最后一个能控制军队的曹家人】其中 , 曹真久经沙场、经验丰富 , 在军队中颇有威望 。 在曹操时期就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曹丕继位后 , 他先后官拜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 成为曹魏军队的统帅之一 。 曾在西北、东南方向屡立战功 , 也曾在西南成功抵御诸葛亮 。
至于曹休 , 早年也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 曾在汉中之战时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 。 曹魏建立后 , 他受命镇守曹魏东线 , 都督扬州 , 多次击破吴军 。 曹叡即位后 , 他又官至大司马 , 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 。
【历史故事】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他是最后一个能控制军队的曹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