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

让皇位 , 没有心甘情愿一说 , 多数还是迫不得已 , 而尧、舜、禹的“禅让”也不过是一个传说 。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古代史 , 皇位的角逐从来就是热门旋律 , 其中之激烈、残酷程度更让人触目惊心 。 而对于李宪来说 , 他根本不是李隆基的对手 , 所以“让”成为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
【爱历史】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
文章图片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长子 , 原名李成器 。 理论上讲 , 他有两次当皇帝的机会 , 可实际情况千回百转 , 只能用“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来形容 。
公元684年 , 武则天废黜了三子李显的皇位 , 然后拥四子李旦为帝 。 当时尽管李宪才6岁 , 但还是被名正言顺地立为太子 , 他的母亲刘氏也被册封为皇后 。
如果在正常情况之下 , 将来李宪接父亲李旦的“班”没有悬念 , 但实际上 , 李旦不过是武则天的一块招牌 , 皇帝的椅子还没坐热就被囚禁 。 六年后 , 武则天正式以皇帝的身份昭示天下 , 李旦被降为“皇嗣” 。 既然父亲李旦连挂名皇帝的身份也混没了 , 所以李宪也成为了一位藩王 。
【爱历史】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
文章图片
公元710年 , 中宗李显去世 , 太平公主、李隆基联手铲除“韦后集团” 。 之后 , 李旦再次登上皇位 。 如果按正常情况 , 李宪依旧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 将来可顺理成章地当上皇帝 。 但是 , 此刻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却颇有争议 。 原因就是李隆基在铲除韦后集团时冲在了前头 , 而李宪则躲藏于幕后 。
所以 , 绝大多数人秉承“论功行赏”的原则 , 认为李隆基为皇太子的最佳人选 。 而这帮人必然是李隆基的实际拥护者 , 就像当年拥护李世民的那些人一样 。 反观李宪 , 倒是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 能为他“揺旗呐喊”者寥寥无几 。
【爱历史】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
文章图片
但对于李隆基来说 , 他更明白自己的身份同李宪比并没有优势 , 必须要表现出必要的谦让才对 , 因此以退为进 , 在嘴上支持立大哥为皇太子 。
这样一来 , 李宪又犹豫、犯难了 。 如果说自己不想当皇帝那肯定是掩耳盗铃 , 也不能让令人信服 。 但是 , 他又很清楚自己缺少关键的“资本” , 极有可能沦为当年的李建成一样的下场 。 所以最终李宪只能摆一个对皇位不感兴趣的姿态出来 。
显然上述情景 , 同样容易让李旦及其他人将当年的“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之争”联系到一起 。 尽管当时李宪同李隆基兄弟还未现争斗的苗头 , 但是每个人心中都绷着一根弦 。
【爱历史】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
文章图片
试想 , 如果李世民当初不是因为劳苦功高 , 他那来的底气去和不劳而获大哥争夺皇位 。 所以 , 没有人能保证此时的李隆基不会成为下一个“李世民” 。 与其将来生出事端 , 还不如将事端消灭在“种子”状态 。 因此 , 最终的结果是庶三子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
恰好 , 李宪又是一个很明智的人 , 所以思来想去 , 才毅然决然地将太子之位让给了三弟李隆基 。 后来 , 太平公主为排挤李隆基 , 还想支持李宪夺回太子之位 , 但是李宪一直不为所动 。 事实证明 , 李宪的选择很正确 。
【爱历史】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
文章图片
公元713年 , 太平公主在与李隆基的争斗中身败名裂 , 李宪独善其身 。 如果当时李宪去和淌浑水 , 必然不会有好的下场 。
从性格上讲 , 李宪好文敦厚 , 李隆基喜武善斗 , 所以决定了李宪缺乏李隆基杀伐果断的天赋 。 如果李宪同李隆基去争 , 必然会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 届时他只能是自取其辱 。
但李宪“让皇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 所以让李隆基一直心存感激 。 如果当时李宪不肯退让 , 那么李隆基当皇帝的几率不仅会打折扣 , 难度也会增加 。
【爱历史】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
文章图片
【爱历史】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至于李成器为何要改名 , 其中有一段小插曲 。 公元716年 , 李隆基将母亲窦氏追谥为“昭成皇后” , 李成器出于避昭成皇后的讳 , 所以改名李宪 。
公元742年 , 李宪病逝 , 李隆基赐其谥号为“让皇帝” 。 李隆基之所以这样做 , 显然是同自己的皇位来历有关 。 从某种程度上讲 , 李隆基承认了自己的皇位是李宪让出来的一个结果 。 所以 , 李宪此举也算是为唐朝的“皇储之争”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 其胸怀格局 , 值得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