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士人的最高追求之一 , 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是巨大的 。
历朝历代都有着困扰社会发展的痼疾 , 例如在唐朝时期宦官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等问题就严重的阻碍了唐朝的发展 , 最终导致了盛唐的落幕 。
而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影响可以说是全方面的 , 以明朝为例 , 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在中后期简直是不忍直视 , 而困扰明军战斗力提升的痼疾有很多 ,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明朝式问题 , 聊聊明朝军队的几大痼疾 , 为何会在明朝形成这些现象 。
文章图片
浅谈明朝军队战斗力问题
干啥啥不行 , 逃跑第一名?在了解明朝军队的痼疾之前 , 我们先来看看大明王朝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 明朝初期军队的战斗力可以说是一流的 , 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扫平四方 , 平定天下 , 打出了大明军队的赫赫威名 。
但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 , 明朝军队的脊梁骨似乎就被打断了 , 且不说对塞外游牧民族闻风丧胆 , 畏战不前 , 就连东南沿海的倭寇都无力抵抗 , 一触即溃 。
据《明史》当中记载明军对抗倭寇的怪像称:"承平久 , 船敝伍虚;及遇警 , 乃募渔船 , 以资哨守;兵非素练 , 船非专业 , 见寇泊主 , 辄望见逃匿 。 "明朝军队前后反差之大实在让人说瞠目结舌 。
文章图片
以十当一 , 明朝军队只会"群殴"?在了解过明朝军队的"质量"问题后 , 我们再来聊聊明朝军队在战场上的数量问题 , 明朝中后期以来 , 边患日益严重 , 不仅仅有蒙古人虎视眈眈 , 连东北地区的女真也是企图分一杯羹 , 西南土司 , 东南倭寇问题不断 , 大明王朝几乎是连年征战 。
按道理说连年征战至少会训练出一支沙场老兵 , 以一当十的军队 , 事实却恰恰相反 , 明朝的军队变得似乎更加孱弱了 。
据《萨尔浒之战》一书当中记载明朝二十万大军败归的事件称:"而努尔哈赤以八旗六万之众 , 先破其一路 , 五日之间 , 全军皆败 。 金士卒仅伤数百人 , 而所获则以巨万计" 。 萨尔浒之战只不过是明军战斗力的一个缩影 , 而造成明军战斗力底下的和几个军队痼疾有关 。
文章图片
良药难医 , 明朝军队的痼疾
地方军队不训练 , 只种田?在了解过明朝中后期军队战斗力底下的现象之后 , 我们再来聊一聊困扰明朝军队的几个痼疾 。 首先第一个就当地方军队不进行军事训练 , 往往在屯田 。
据《明史》当中记载地方卫所的庞大数量称:"初 , 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 , 共计都司十有七 , 留守司一 , 内外卫三百二十九 , 守御千户所六十五" 。
如此庞大的地方军队全部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当然不是 , 这些卫所的军队更像是一群农民 , 绝大多数时候都在种地劳作 , 往往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 由此可知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
文章图片
世代为兵 , 职业代代相承 。 困扰明朝时期军队痼疾的还有就是制度 , 简而言之就是父是兵 , 子也是兵 , 子孙后代不出意外都是兵 。 据《明史》当中记载朱元璋的规定称:"凡户三等 , 曰民、曰军、曰 。 民有儒 , 有医 , 有阴阳 。
军有校尉 , 有力士 , 弓、铺兵 。 ……毕以其业着籍 , 人户以籍为断"这样一来 , 想从军的不能从军 , 不想当兵分却被强制当兵 , 久而久之士兵的积极性肯定会备受打击 , 也容易在军队上形成小团体 , 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 最终训练出的是一群"兵油子"居多 。
装备先进却质量问题频出 , 明朝军队的痼疾除了在兵源素质上存在问题 , 而且在军队装备方面同样令人堪忧 。 当时明朝的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火器 , 这在当时是极其先进的存在 , 而且当时的统治者对于火器极其重视 。
文章图片
据《明会典》当中记载称:"凡军一百户 , 铳十 , 刀牌二十 , 弓箭三十 , 枪四十" 。 虽然当时明朝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火炮、火气枪 , 奈何当时的火器质量堪忧 , 到了实战上却连烧火棍都不如 。
而当地明朝军队的主要敌人又是游牧民族 , 火器战略思想的相对落后以及火器为例的不足 , 远远没有发挥出火器的威力 , 造成对游牧民族战争的一在失利 。
- 【历史故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是这两点
- 【爱历史】古人称呼官员不一定都是“大人”,还有很多种叫法
- 【爱历史】朱元璋长孙朱济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被亲弟弟囚禁数年
- 【游戏迷】第五人格最快乐的地图:旋转木马过山车,玩完结伴离场
- 【爱历史】唐朝大才子唐伯虎为什么没有金榜题名?
- 【爱历史】武则天和狄仁杰关系纯洁吗狄仁杰的遗物中,8个字暴露一切
- 【历史故事】明朝最牛的人王阳明: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件件彪炳青史
- 【爱历史】清朝的官员跪拜皇帝时,为何都要先拍两下袖子?这一动作大有讲究!
- 【历史故事】千年墓志被出土,武则天曾犯下滔天罪行,史书的记录果然是真的
- 【历史故事】44年坚持打压匈奴,汉武大帝是好大喜功,还是迫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