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不争”的智慧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 , 水利万物而不争 。 ”
真正厉害的人 , 懂得“不争”的智慧 , 笃定内心的坚守 , 求仁得仁 。
【历史故事】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不争”的智慧
文章图片
01
不争名利 , 方能做个惹不起的“边缘人” 。
被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 , 一直跟随在皇帝、太子身边辅佐 , 身处政治核心却努力置身于政事之外 , 自始至终没有担任多高的官职 。 也始终守口如瓶 , 从不向外泄露 。
比如 , 他将自己的房间题名为“温树” , 若有人问起宫中情况 , 他就只将“温树”两字指给对方看 , 意思是宫中的事不要问我 , 问我也不会说 。
再如 , 如果皇帝让他评价大臣的好坏 , 他说的都是其中的“善者” , 理由是:“善者与臣有 , 故知之;否者纵有 , 臣不知也 。 ”
同时 , 他虽然谨慎 , 但深明大义 , 能仗义执言 。
一次 , 主事茹太素向朱元璋呈上万言书 , 惹得朱元璋震怒 。 大臣们见状 , 纷纷顺着皇帝 , 说茹太素大不敬 。 只有宋濂直言 , 茹太素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 , 怎能重责他呢?
朱元璋由此才冷静了下来 , 因此更加信任宋濂 。
宋濂68岁退休之际 , 朱元璋赏赐《御制文集》给他 , 还有一匹布料 , 让他32年之后 , 制作一件百岁衣 。
就这样 , 虽然朝廷内不乏明争暗斗 , 宋濂却靠着不争的人品 , 和杰出的才学 , 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和尊重 。
由此 , 我们也可以得出职场生存的“黄金”法则:做个不争不抢 , 却让人惹不起的“边缘人” 。
相较于他人的明争暗斗 , 这种“不争”才愈加让人钦佩不已 。
【历史故事】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不争”的智慧
文章图片
02
不争权力 , 方能腾出精力壮大实力 。
《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 , 作为成书于宋代的书 , 赵姓是皇族之姓 , 当然是排在首位 , 而“钱姓”能够荣登第二 , 得益于钱氏始祖吴越王钱镠”的“不争”之智 。
钱镠生于唐朝末年 , 靠军功获得朝廷信任 , 被封为越王 , 拥兵两浙 。 在群雄割据的大背景下 , 他却反其道而行 , 非但自己恃宠不骄 , 还告诫子孙“永不称帝” 。
后来 , 朱温篡夺皇位 , 改国号为梁 。 钱镠在部将面前折箭为誓 , 保证世代归顺中原 , 又被封为吴越王 。
也因此 , 整个五代十国时期 , 钱镠和他的后继者们 , 不参与战争 , 而是以“保境安民 , 发展农商” , 从而拥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财富 。
这样 , 吴越国历经三代五王 , 到钱镠之孙钱弘俶在位时 , 大宋统一天下趋势已经很明显 , 他便遵从祖训 , 以天下苍生为念 , 纳土归宋 。
由此 , 也就为钱氏家族在宋代赢得了相当高的“政治待遇” , 钱氏名列百家姓第二 , 就是具体表现 。
这种不参与权力斗争的做法 , 让钱氏家族不仅度过了“被中断”的危机 , 还蓄积了大量财富 , 他们的子孙散处各地 , 发展成很大的宗族力量 。
他们不争一己之利 , 而争天下之力 , 宗族内部扶贫济弱 , 崇尚读书 , 整个宋代钱氏家族中 , 就有300多人得进士 , 尤其在学术、文化、医学等领域成果斐然 。
这种文化内核 , 像血液一样被传承、积淀 , 泽被后世 , 特别是在科技和文史领域 , 涌现出了钱学森、钱钟书等蜚声中外的大师 。
从钱氏家族的源远流长、繁荣壮大 , 正应了那句古语:“道德传家 , 十代以上;耕读传家 , 次之;读书传家 , 又次之;富贵传家 , 不过三代 。 ”
这种深入骨髓的“不争”权力 , 只求“修身自重”的最笨家风传承 , 才是壮大实力的真正秘诀 。
一个家族的传承如此 , 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如此 。
所以 , 真正厉害的人 , 是一个向内求的人 , 不断要求自我的精进 , 自我的觉醒 , 才能在任何领域都有所成就 , 有所建树 。
【历史故事】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不争”的智慧
文章图片
03
不争对错 , 方能从容过一生 。
生而为人 , 人们总是行色匆忙 , 为着碎银几两 , 为着所谓的面子和荣光 。
真正厉害的人 , 早就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 对社会规律了然于胸 , 他们知道:“该来的一定回来 , 躲不过的只能面对 。 ”只管按照“该做的”去做就好 , 没有必要浪费口舌 , 非要争个高下 , 争个对错 。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孔融被抓时的场景:
孔融被逮捕时 , 朝廷内外无不惧怕 。 他恳请将罪责只惩罚在自己身上 , 放过两个无辜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