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上海图书馆藏宋刻孤本

“缥缃流彩——中国古代书籍装潢艺术馆藏精品文献展”“文明互鉴: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珍稀文献展”“大唐气象——上海图书馆藏唐碑善本展”……近年来 , 上海图书馆围绕馆藏典籍文献精品举办的年度大展 , 总能掀起观展热潮 , 成为申城热门文化事件 。 然而 , 因展厅条件所限 , 这类展览最长的举办时间仅为三周 。
这样的遗憾在新近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得以弥补——一个具备博物馆级别专业展陈条件的“馆藏精品馆” , “生根”于东馆七楼北侧 , 集中展示馆藏典籍文献菁华 , 面向大众长期开放 。 “精品馆”分为固定展“典册琳琅”和临时展两大区域 , 首展共计展出70件珍贵文献 。
展品类型广、珍贵程度高、孤品比率大、首次亮相多 , 无不叠加着“典册琳琅”不容错过的程度 。 展览试图从典籍文献发展史的视角入手 , 描摹出一条清晰的路径 , 让大众得以看到技术更迭之下文化传播的进阶之路 , 由此从一个侧面勾勒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的发展脉络 。
【历史故事】上海图书馆藏宋刻孤本
文章图片
从纸本书写到勒石传拓 , 从雕版、活字印刷到铅印、石印 , 典籍文献的变迁史里藏着文明传承的密码
文明的传承 , 最早就是从徒手抄写开始 , 一笔一划 , 顿挫之间 , 凝结着书者的虔诚 。 一件北魏神龟元年(518年)的《维摩诘经》写本 , 属于敦煌遗珍 , 可谓此次展览年代最早的展品 , 也是上海图书馆最古老的藏品 。 书写在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 , 称为写本 。 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以后 , 纸张因其廉价而轻便的特质 , 逐渐取代昂贵的缣帛与笨重的竹木 , 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
【历史故事】上海图书馆藏宋刻孤本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上海图书馆藏宋刻孤本】《维摩诘经》 , 北魏神龟元年(518年)写本
玻璃橱窗里徐徐展开的这一写本 , 采用卷轴装 , 尽管距今1500余年 , 纸张依然保存完好 , 炭黑的墨色未见褪色 , 实属奇迹——封藏在敦煌洞窟中上千年 , 使得它受到的氧化及人为破坏相对较小 。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作 , 自古以来深受僧俗所喜爱 , 对此后的中国文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耳熟能详的“天女散花”典故就出自其中 。 这件北魏写本以楷、隶兼而有之的书体书就 , 娟秀清逸 , 落款写有“神龟元年岁次戊戌七月十三日经生张凤鸾写” 。 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之前 , 存世的宋以前的古写本极少 , 而在敦煌经卷中 , 书写于5至6世纪 , 且明确有落款的古写本更是凤毛麟角 。 学者认为这件作品对于研究当时的造纸技术及书法特色也具有很大价值 。
刻本 , 亦称刊本 , 指的是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制成的书籍 , 即在木板上雕刻阳文反字 , 而后敷墨覆纸刷印 。 雕版印刷始于唐代 , 盛于宋代 , 是我国古代书籍出版的主要形式 。 其中 , 宋刻本最为珍稀 , 被认为“一页宋版 , 一两黄金” 。 明代高濂曾评价:“宋人之书 , 纸坚刻软 , 字画如写 , 格用单边 , 间多讳字 , 用墨稀薄 , 虽着水湿 , 燥无湮迹 , 开卷一种书香 , 自生异味 。 ”
【历史故事】上海图书馆藏宋刻孤本
文章图片
《会通馆校正音释书经》 , 明弘治活字印本
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展品《会通馆校正音释书经》明弘治活字印本 , 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金属活字本 , 成为活字印刷的重要实物见证 。 “会通馆”是明代华燧的书斋名 。 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一批金属活字印本即出自他手 , 这部《会通馆校正音释书经》正乃其一 。 华燧的侄子华坚之后也采用了活字印书 , “兰雪堂”为其室名 , 展览中另一部明活字本《艺文类聚》就是兰雪堂所印 。
中国传统的印刷技术包括雕版与活字印刷两大系统 , 而随着19世纪诞生于欧洲的印刷技术——石印术在1840年前后传入中国 , 这种新技术在国内一度极具影响力 。 此次展出的出版于1855年的徐汇公学石印本《法兰文字》证明 , 在上海徐家汇地区 , 迟至1855年已有成熟的石印技术存在 , 成为近代上海印刷技术发展的生动写照 。
石印指的是“石版印刷术” , 利用油水相斥原理 , 将图文以油脂性油墨绘制在石版上 , 再用水润湿石版 , 图文部分吸墨拒水 , 无图文部分吸水拒墨 , 然后以此版印刷成书 。 日后随着技术发展 , 照相取得的绘画文字也可以上版印刷 , 因此在还原图像、缩放印刷方面 , 石印术具有极为便利的优势 。 上海已知现存最早全书采用石印印刷的出版物 , 便是前述的《法兰文字》 。 今天的徐汇中学 , 前身即为1850年由传教士创办的徐汇公学 , 该书为其法文基础教材 。 全书中文与法文混排 , 石印的“手写上版”方式化解了这种混排给此前雕版或活字印刷在工艺上带来的难题 。 并且 , 石印的印版可以反复使用 , 也适合于印刷教材这种需要大量、长期印刷的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