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大宋才子欧阳修,一首唯美古诗勾勒长江的清幽空灵( 二 )


作者极目远眺 , 目光直逼极远处茫然不定的江波 , 粼粼闪闪 , 分不清何处是水 , 何处是岸 , 分不清天光、水光与月光 。 这幅苍茫的图景 , 既是实写 , 也是作者情感的表白 。 “失”字 , 准确写出云水在铺满月光的世界中融为一体 , 吞没江路的场景 , 也暗含了作者怅然若失 , 沉思不已的心情 。
诗歌从第三联开始换韵 。 一般来说 , 随着音韵的变化 , 诗歌内容也会发生变化 。 从直观上看 , 前四句节奏较慢 , 收去声韵 , 顿挫有力 , 渲染幽静悄邃的氛围;后四句则明朗流利 , 收平声韵 , 余味悠长 , 营造轻盈空明的意境 。 前四句没有出现人迹 , 描写的景物也多种多样 , 并无中心;但后四句则以轻舟上唱歌的归人为核心来描写 , 这是两部分极大的不同 。 如果说前四句是漫长的环境铺垫 , 那么后四句就是直入中心的主旋律 。
【爱历史】大宋才子欧阳修,一首唯美古诗勾勒长江的清幽空灵
文章图片
夜已深 , 江月高悬在天 , “弄”字写出月亮的妩媚多姿 , 月光的唯美柔和 , 让人想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 在如此纯净安然的意境中 , 突然有一个人影出现 。 这突兀的人影 , 对作者来说 , 依旧是先闻其声 , 后见其人 。 他像是从遥远的江水的尽头出现 , 唱起悠长高远的曲子 , 从月亮之下出发 , 向作者的方向飘来 。 水上、月下 , 是从两个角度给“人歌”定位 , 趁着清辉、趁着江水的反照 , 舟子唱晚 , 轻快返回 。 他的心情是极度轻快的 , 与作者那茫然不定形成鲜明对比;他的身影 , 在天地间极为渺小 , 但歌声却笼罩了周围的一切 , 超凡出尘 , 让人忘怀 , 而后伤怀 。
第四联 , 作者从歌声、动作等方面进一步描写舟子 。 先写自己的感受:“一阙声长听不尽” , “一阙”就是一段 , 作者连一段曲子都没有听完 , 这是为什么?首先 , 因为“声长” , 这首歌旋律缠绵悠远 , 节奏舒缓 , 音调很高 。 曹丕《燕歌行》曾有云“短歌微吟不能长” , 短歌 , 指的就是节奏快、歌词紧凑的歌曲 , 这样的歌曲只能快节奏地唱 , 不能拉长 。 而本诗中的舟子歌不同 , 它是缓歌 , 可能每个字都要唱好几拍 。 其次 , 因为“轻舟短楫去如飞” , 船行太快 , 作者还来不及听完整 。 再次 , 作者人在羁旅途中 , 听到舟子唱晚 , 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家 , 他的内心一定不好受 , 所以听着听着 , 情绪低落下来 , 也就无心欣赏余下的曲子了 。 作者听完了歌 , 目光仍久久凝视着小船渐行渐远的背影 , 他的凝视 , 正暗含了他真正的情思 。
【爱历史】大宋才子欧阳修,一首唯美古诗勾勒长江的清幽空灵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