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周亚夫等人不能入选武庙十哲,为何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平心而论 , 武庙十哲中 , 确实有一些人的战功远不如周亚夫、卫青、霍去病 。
然而 , 周亚夫等人不能入选武庙十哲 , 并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
武庙十哲
760年 , 唐肃宗尊姜子牙为武成王 , 太公尚父庙更名为武成王庙 , 简称武庙 。
【爱历史】周亚夫等人不能入选武庙十哲,为何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文章图片
当时的武庙 , 主神为姜太公 , 以张良为副祀 。 选张良等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 。
左列: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右列: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
宋朝建立后 , 赵匡胤拜武庙时 , 举杖指着白起画像说:“白起屠杀降卒 , 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令人把白起“搬”了出去 。
此后 , 宋人对武庙人选进行了漫长的激烈讨论 , 并做出了调整 。
宋徽宗时 , 调整确定了下来 。
武庙七十二将 , 进进出出 , 进行了十余人的调整 。
经过调整后 , 张良以副祀独居一档 , 其余“十哲”调整如下 。
东侧西向: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西侧东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
张良独居一档 , 不与其余“十哲”并列 , 有杀降之举的白起 , 被认为有道德问题的吴起 , 都被换下 , 换上了管仲、范蠡、郭子仪 。
以后 , 武庙又进行过一些微调 , 但武庙十哲的人选基本上确立下来 , 没有调整过了 。
武庙十哲的标准
只看战功 , “十哲”似乎并不能令人信服 。
田穰苴、诸葛亮等人的战功 , 无论如何也不能位列“前十” 。
【爱历史】周亚夫等人不能入选武庙十哲,为何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文章图片
然而 , 唐宋统治者立武庙 , 目的并不是为前代君王作“绩效考核” , 而是希望通过祭祀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尚武氛围确立导向 。
唐宋统治者将这些列于其中的名将 , 列为当时武人的楷模 , 是当时武者的榜样!
因此 , 选择“十哲”的标准 , 也就是以“社会导向”为主了 。
1、兵法家居前 。
经典兵家著作 , 是后世尚武之人学习的理论体系 。
因此 , 留下经典兵家著作者 , 自然就一般能地位靠前了 。
【爱历史】周亚夫等人不能入选武庙十哲,为何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文章图片
武庙的主神为姜太公 。 而张良“得传太公兵法” , “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 。 当时的人视其继承了太公兵法的衣钵 , 以太公弟子视之 。
因此 , 张良能位列副祀 , 其实并不是其“兴汉之功” , 而是他在文化上与太公兵法的关系 。
此外 , 孙武(《孙子兵法》)、田穰苴(《司马法》)、吴起(《吴子》) , 都位列“十哲”之列 , 且都居右(以右为尊) 。
其实 , 如果看战功的话 , 田穰苴可能连“七十二将”都入不了 。 不过 , 其《司马法》的后世都在学 , 其地位自然崇高了 。
2、“政兵家”居前 。
“十哲”之中 , 许多人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将 。
【爱历史】周亚夫等人不能入选武庙十哲,为何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文章图片
比如:张良、管仲、范蠡、诸葛亮等人 , 他们严格意义上应该是“相” , 而不是“将” 。
这种以战争为重心的国策制定者 , 是“庙算”者 , 地位高于一般的纯军事将领 。
这是我国古代强调“庙算”的传统 , 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遗产!
3、“当代”将领优先 。
既然是宣传导向 , 自然不能只宣传古之名将 , 也需要树立“当代”楷模 。
武庙最初由唐人所立 , 因此 , 唐代名将 , 自然难免有“优先权” 。
【爱历史】周亚夫等人不能入选武庙十哲,为何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文章图片
唐代武庙中 , 唐代有12人入选“十哲六十四将” , 为历代之最 。
要知道 , 尽管唐代国祚很长 , 但到唐肃宗时 , 不过140多年的历史!
因此 , 大唐自己的两位军神:李靖、李勣 , 自然位列其中 。 (当然 , 其实不考虑这个“后门” , 二李为“十哲”也没有问题)
4、“道德”因素 。
这一点 , 在唐代时 , 还没有体现得特别明显 。
宋代时 , “以文制武” , 他们对武将行为是否符合士大夫倡导的“德”十分看中 。
白起、吴起被换下 , 其实是宋代对“德”的导向结果 。
看完这四点 , 西汉三位名将不能位列“十哲”也就自然而然了 。
“落选”之因
周亚夫、卫青、霍去病 , 都位列“六十四将”之列 , 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