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6天开发一款小游戏、躺赢人生?你可能会怀疑,但是他真的做到了

不管你是任何年龄段的人 , 这一款游戏 , 你一定玩过或接触过 。
在全球规模最大的游戏娱乐媒体IGN的多次“史上最佳100个游戏”评选中 , 这款游戏从没掉出过前十 。
那它到底是什么游戏呢?
看到答案之后 , 你肯定会大吃一惊!
如果让帕基特诺夫去回忆自己当时的工作 ,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 。
那是1984年的苏联 , 当时的帕基特诺夫 , 就职于苏联科学院的计算机中心 。
【游戏迷】6天开发一款小游戏、躺赢人生?你可能会怀疑,但是他真的做到了
文章图片
帕基特诺夫
他的具体工作 , 就是写AI以及声音控制方面的程序;至于这些成果究竟会用于何处 , 帕基特诺夫一无所知——因为保密!
作为一名程序员 , 他的工作简单、机械而枯燥:每天8点左右起床 , 吃着千篇一律重复的早餐 , 下来带着午餐走进办公室 , 然后 , 一直到深夜 , 就是不停地写程序、测试程序......
在这里 , 唯一能够让帕基特诺夫感到自豪的 , 就是这份工作可以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一样非常高科技的东西——电脑 。
没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 , 电脑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新鲜玩意儿、奢侈品——虽然那只是一台由前苏联自主研制的“Electronica60” , 但也已经足够让帕基特诺夫满足了 。
随之 , 因为无法知道自己枯燥的工作意义何在 , 帕基特诺夫觉得:自己似乎可以利用这台电脑干点什么......
帕基特诺夫想做个电脑游戏——也许他当时只是想在枯燥的工作之余 , 有个放松身心的渠道而已 。
为此 , 他选择了现实中的一种“五格骨牌”游戏 , 作为自己的“创作”基础(很显然 , 当时他未必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创作) 。
但是 , 作为主要的创作工具 , “Electronica60”的性能确实太差了 , 根本无法满足帕基特诺夫的设想 。
【游戏迷】6天开发一款小游戏、躺赢人生?你可能会怀疑,但是他真的做到了
文章图片
“Electronica60”上运行的俄罗斯方块
怎么办?只能退而求其次 , 简化游戏规则和游戏界面 。
在一次次不断地删减之后 , 游戏的玩法最终被确定出来了:
不规则的四格积木组合从上方不断落下并堆积 , 玩家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选择 , 让一整行被填满、消失 , 否则 , 积木就会越堆越高 , 直到达到最高位置......
这时 , GameOver!
开发这个游戏 , 帕基特诺夫只用了6天 。
1984年的6月6日 , 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吉祥的日子里 , 帕基特诺夫的游戏终于测试完成了 。
对于自己的这个仅有8.6KB的小“产品” , 帕基特诺夫将其命名为“Tetris”;但我们更熟悉的 , 是它的中文名字——俄罗斯方块 。
【游戏迷】6天开发一款小游戏、躺赢人生?你可能会怀疑,但是他真的做到了
文章图片
早期的俄罗斯方块都有浓浓的苏联风味
(不要说你没有玩过!虽然可能更多是女生喜欢这个游戏 , 但是男生也一定玩过;最起码 , 应该都有接触过 。 )
然后 , 就如同我们当年在办公室的情景一样:这款小游戏很快在同事周围蔓延开来 。
实验(办公)室里太枯燥了!
那么 , 作为在实验室里诞生的一款仅有8.6KB大小的游戏 , 它又是如何做到风靡全球的呢?
检验一款游戏“好”与“坏”的首要标准 , 当然是它是否好玩 。
俄罗斯方块是否好玩?玩过的人自有评价 , 这里不用多说了;而它最终能够走向世界 , 离不开另外一个原因——商业力量(或者说资本)的推动 。
简单、容易上手 , 是俄罗斯方块最主要的特点 , 这也使得它迅速从帕基特诺夫的实验室扩散出来 , 一直到全国、到国外......
过程呢 , 有些复杂 , 咱们简单来说吧:
一群匈牙利电脑专家首先将俄罗斯方块移植到刚刚开始兴起的个人电脑上 , 但却被一个名叫斯坦恩的英国人率先拿到了版权 , 通过英国游戏公司使其在英国迅速走红;
【游戏迷】6天开发一款小游戏、躺赢人生?你可能会怀疑,但是他真的做到了】大卖之后的游戏让苏联人着急了 , 他们通过一家苏联公司宣称:此游戏的版权不属于创作者帕基特诺夫 , 而是归国家所有;
为此 , 斯坦恩不得不和苏联公司谈判 , 最后以比当初高出很多倍的价格 , 拿到了该游戏的电脑版权(仅仅是电脑端) 。
【游戏迷】6天开发一款小游戏、躺赢人生?你可能会怀疑,但是他真的做到了
文章图片
有俄罗斯小人跳舞的、我们最熟悉的那款
最后呢 , 是一家名叫天正的美国公司 , 制作了那款我们童年非常熟悉的、会有俄罗斯小人跳舞的PC游戏版本 , 而最终将俄罗斯方块推向世界的 , 则是资本雄厚的日本游戏公司任天堂;也就是他们 , 推出了后来人们所熟悉的那种“掌上机”——GameB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