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琴的起源与历史意义( 二 )


【历史故事】古琴的起源与历史意义
文章图片
(唐)欧阳询《行书张翰帖》 , 故宫博物院藏
皮陆醉渔
古琴曲《醉渔唱晚》曲谱最早见于《西麓堂琴统》 , 该书曰:陆龟蒙与皮日休泛舟松江 , 见渔父醉歌 , 遂写此曲 。 西塞山前 , 桃花流水 , 其兴致恐不相下也 。 陆龟蒙与皮日休是晚唐文学家 。 陆龟蒙 , 苏州人氏 , 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 。 早年举进士不中 , 后隐居甫里 。 皮日休 , 字袭美 , 自号鹿门子 , 又号醉吟先生 。 登进士第 , 随即东游至苏州 , 做过小官 。 皮日休在苏州与陆龟蒙相识 , 两人诗歌唱和 , 品茶醉酒 , 是一对亲密的诗友、琴友、茶友、酒友 。 世人以“皮陆”相称 。
《文会堂琴谱》中曾言:“坐石上 , 登山埠 , 憩山谷 , 游水湄 , 居舟中 , 息林下 , 值二气清朗 , 当清风明月 。 ”在清风与明月之间 , 在竹林与山谷之间 , 在石上 , 在舟中 , 文人可以体味琴趣 , 感悟哲理 , 成就自我 。 这是古琴和文人的山水品格 。 《醉渔唱晚》作为古琴的十大名曲 , 就是皮陆二位文豪在山水之间悟得宇宙自然之妙 , 于琴音当中倾泻自己的山水之情下创作的 , 他们既在琴曲当中挥洒自己的山水隐逸之心 , 同时也通过琴意象与山水之情表达惺惺相惜的知音共鸣 。
文人或因为游宦的需要 , 或因为对山水的羁恋 , 或因为隐逸的选择 , 往往将自己沉湎于山水之中 。 将自己安放在一个安适的世界中 , 眼前所见的和耳中所听的皆是自己所喜欢的自然之物 。 在隐逸之中 , “假物以托心” , 心中的桃源之梦便可随着琴声而表达 , 哪怕身在现实的桎梏当中挣扎 。 故而琴曲中有许多以超尘忘俗为题材的 , 就如这首“披蓑而渔、对酒而歌”的《醉渔唱晚》 。
【历史故事】古琴的起源与历史意义
文章图片
宋纨扇画册-宋人深堂琴趣页故宫博物院藏
江南才子都爱琴
公元1095年 , 被贬至惠州的苏东坡生活凄凉 , 幸有侍妾王朝云陪伴左右 , 在暮春的雨后 , 爱琴的苏轼拨弄着珍藏的“松石间意”琴 , 吟唱出自己为朝云所作的诗词:“花褪残红青杏小 。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
由于南朝沈约《宋书》载:“尝从太祖(指宋文帝刘义隆)登钟山北岭 , 中道有盘石清泉 , 上使于石上弹琴 , 因赐以银钟酒 , 谓曰 , 相赏有松石间意 。 ”松石间意的琴名便出自于此 , “松石间意”琴承载着苏东坡“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的精神理念和理想桃源 。
因为苏轼对此琴的爱不释手 , 使得“松石间意”琴变得身价不菲 , 成为文人名士竞相追慕的对象 。
四百多年以后 , 三月的江南乍暖还寒 , 才子唐寅兴致勃勃地邀请文徵明、祝允明、张灵和文彭几位挚友 , 来到离家不远的溪水边聚会 。 用曲水流觞的方式效仿大名鼎鼎的兰亭集会 。 因为今天有真正的主角会亮相 , 他值得江南名士们用这样的仪式去见证 。
那日 , 唐寅有些微醉 , 众人簇拥着请他为这场特别的聚会抚琴一首 。 当唐寅拨弄七弦发出沁人心脾的声响时 , 在场的所有人都赞叹 , 确是一张名不虚传的名琴啊!而这张琴便是便是江湖中失传许久不露面的“松石间意” 。 原来江南第一大才子唐寅对音乐十分痴迷 , 经常弹琴赏乐 , 更是对东坡居士的爱琴念兹在兹 。 就想尽一切办法寻觅收藏 。 终于在明代中期 , “松石间意”琴落户苏州 。 并最终辗转流传到了大名鼎鼎的怡园主人大收藏家顾文彬手中 。
在日后顶级的江南文人圈聚会中 , “松石间意”频频亮相 , 琴声抚慰着名士们孤独的心灵 , 情到深处 , 他们还在琴背上刻款留名 , 唐寅在琴背上右刻行书“松石间意”和“吴趋唐寅”的落款;龙池两侧还留下了好友祝允明和文徵明的题诗、画家沈周的签名 , 甚至还有唐寅邻居张灵及文徵明儿子文彭的笔迹 。 一时间 , “松石间意”琴成江南顶级文人圈的宠儿 。
【历史故事】古琴的起源与历史意义
文章图片
松石间意琴 , 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实际上 , 江南名士个个都是爱琴抚琴的高手 。 名士们的琴声今人虽没办法再听到 , 但名士们却将古琴入画 , 表达自己与琴的密切关系和深厚感情 。
“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在离开官场后 , 画了很多日常生活题材的绘画 。 他在家乡苏州附近修了一座“玉磐山房” , 专注于画隐居山水 。 《携琴访友图》便是其中一幅以古琴为母题的隐居山水图 。 高山流水觅知音 , 隐逸遁世既是文人期望的 , 往往也是他们做不到的 。 追求名利和闲情逸致二者难以兼得 , 但文徵明做到了 , 《携琴访友图》就是极好的证明 , 这幅画内容格调高雅 , 让人如沐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