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瓷器:艺术气息开始凸现

【爱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瓷器:艺术气息开始凸现】经过检测证明,东汉晚期出土的随葬瓷器质量很高,多数产品具有瓷器光泽好、胎釉结合紧密、瓷胎硬度强、吸水率低的特点,说明这些器物具备了成熟瓷器所有的物理特征 。 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成熟的瓷器出现于东汉晚期,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原始瓷向近代瓷器的过渡,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爱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瓷器:艺术气息开始凸现
文章图片
1.东汉青瓷
东汉青瓷刚刚从原始瓷中脱胎出来,从原始瓷刚踏入成熟的门槛,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造型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受前期样式的影响还很大胎土是就地取材,器形和装饰风格也源于原始青瓷 。
东汉晚期瓷制作精细,胎体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多为灰白色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高,敲击声音清脆 。 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层明显比原始瓷器增厚,釉面光洁、顺滑,有较强的光泽度,釉面濙雅清澈,胎釉结合紧密牢固、不脱落,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 。
东汉晚期瓷器的主要器形有:碗、盘、盂、钵、罐、壶、盆、洗、瓿、、白瓷碗唾壶及少量的瓷砚 。 罐多直口,肩腹之间有双系、四系或六系 。 纹饰以光素为主,有的瓷器的口、颈、肩、腹有划或印的弦纹、水波纹、麻布纹、网纹、方格纹等 。 壶、洗、盆、罐等常贴铺首纹等 。 罐、罍等器物,外壁往往拍印麻布纹、网纹、方格纹、三角纹等,与印纹陶的装饰纹样相似 。
【爱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瓷器:艺术气息开始凸现
文章图片
湖北当阳刘家塚子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黑釉四系罐,肩部有一周莲瓣纹装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以莲瓣纹装饰的瓷器,它说明佛教在中国有着深入的影响 。
另外,浙江鄞县发现的底部刻有隶书''王尊''二字的东汉青瓷弦纹壶,是已知最早的带有人名款的瓷器 。
由于瓷土中含较多的铁,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尽管淘洗很仔细,仍残留一部分,因此当时一般瓷器的胎中都含有2%以下的铁成分 。 原始瓷器的釉是含钙的石灰釉,以铁为着色剂 。 入窑烧造时空气流动,进氧很多,形成氧化焰,釉中的铁遇到空气中的氧,烧出来呈黄绿色;如果不让空气进入窑内,则窑中产生还原焰,烧出来的瓷器就是青绿色 。
【爱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瓷器:艺术气息开始凸现
文章图片
但是,东汉青瓷毕竟处在瓷器的初期,还没进入完全成熟期 。 因此还比较粗糙,泥料的选择、坯泥的捏练也都欠精巧,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层状长方形小孔,气泡明显,还残存少量的云母残骸和杂质 。 湖南地区东汉墓里出土的一些青瓷、浅灰胎,釉层薄而均匀,釉色很淡,说明青釉如果减少含铁量,以弱还原焰焙烧,其釉色可以很浅淡;如果以氧化焰焙烧,即有烧出白瓷的可能性 。 在造型和装饰风格等方面也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还带有前期样式的烙印 。
2.最初的黑瓷与白瓷
如果釉中的含铁量再高,达到3%,就会烧出褐色釉瓷器 。 如果将这种含铁量高的釉涂厚一点,或将釉中的含铁量提高到4%~-5%,这时烧出的瓷器就是黑瓷了 。 东汉晚期就目前来看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黑瓷 。
【爱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瓷器:艺术气息开始凸现
文章图片
3.东汉瓷窑
东汉瓷业大的发展,还表现在当时东南一带窑场密布 。 东汉瓷窑遗址最先是在浙江上虞县上浦乡的小仙坛发现的 。 小仙坛出土的青瓷残片,所含杂质如铁、钛等是各时期越窑瓷器中含量较少的,烧成温度达1310℃,瓷胎已烧结,不吸水,胎体致密坚硬,撞击时作金属声 。
胎中显气孔率为0.26%,吸水率为0.28% 。 胎体透光性良好,0.8毫米的薄片已可微透光,釉层透明有光泽,无剥釉现象,已经达到近代瓷器的标准 。 上虞县帐子山窑东汉黑瓷经过检测,证明烧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是现代意义的瓷器 。
【爱历史】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瓷器:艺术气息开始凸现
文章图片
上述地区的产品在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的汉代晚期墓葬中都有发现,说明产量较多,销售地域也非常广泛 。
东汉瓷器在浙江地区率先烧成,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制陶技术较多,另方面也是因为该地区蕴藏着一种极为丰富的含有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风化岩石矿物的瓷土资源 。 除此以外,烧窑工艺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 。 因此,瓷器在浙江地区的最初形成,从本质上还有赖于当地烧窑工艺的出类拔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