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东瀛志:为什么日本武士“爱”切腹?

众所周知 , 自杀是困扰全日本的社会问题 。 根据维基百科给出的数据 , 早在2014年 , 日本每天平均就有70人选择自杀 , 且绝大多数为男性 。 坦诚说 , 每个国家都有自杀案件发生 , 但把自杀提升为一种文化的 , 日本是“独一份” 。 按照他们的观点 , 自杀不是懦弱和逃避 , 而是代表着勇敢承担和负责任 。
这里面大家最熟悉的 , 莫过于“切腹” 。
【爱历史】东瀛志:为什么日本武士“爱”切腹?
文章图片
电影《最后的武士》剧照
1)“切腹”在日本的前世今生
“切腹”这种血腥残忍的自杀仪式 , 是以前是专属于武士的“荣誉刑” 。 日本人认为 , “切腹”不同于普通的自杀 , 里面混合的是抵罪、悔过和证明自己忠诚等正面因素 。
因此 , “切腹”的整个流程也颇具“仪式感”:准备“切腹”的武士要着庄重的服装 , 将用来“切腹”的刀或剑放在自己的正前方;正式“切腹”之前 , 要写辞世之句 , 类似于诀别诗/遗言;一切准备妥当后 , 武士亲自揭开身穿的和服 , 拿起短刀/剑 , 捅进自己腹部 。
而“切腹”的“刀法” , 也“大有文章”:第一刀通常是“自左至右切” , 再做“向上”的第二刀 , 一定要保证让肠脏溢出;第二刀切完后 , 介错人进行“抱首” , 即挥刀向剖腹者的脖子斩下 , 但又不能完全斩断 , 要保证头和脖子仍有一丝牵连 。
那么问题来了 , 武士切腹为何“如此重口”?日本人认为 , 武士切开腹部 , 就是在“展示自己的灵魂” , 以供后世评判 , 体现的是自己的德行 。
【爱历史】东瀛志:为什么日本武士“爱”切腹?
文章图片
明治时代的歌舞伎“重现”切腹
江户时代的考据学家伊势贞丈认为 , 第一位“切腹”的武士是源为朝 。
【爱历史】东瀛志:为什么日本武士“爱”切腹?
文章图片
浮世绘中的源为朝
这段历史有点拗口 , 我就尝试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 1156年(南宋初期) , 日本列岛存在两股势力 , 一股为崇德帝势力 , 另一股为后白河帝势力 , 而崇德帝是后白河帝的亲哥哥 。 两股势力为了夺权 , 上演了“兄弟相残”的戏码 , 日本史称之为“保元之乱” 。
【爱历史】东瀛志:为什么日本武士“爱”切腹?
文章图片
保元之乱
在经过最终决战后 , 弟弟后白河帝势力更胜一筹 , 取得全面胜利 。 作为战败方崇德帝势力主将的源为义 , 被战胜方主将/自己的长子的源义朝杀掉;作为源为义的亲儿子 , 源为朝(源义朝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战后也遭到清算 , “手筋被废” , 流放至伊豆半岛 。
奈何源为朝此君身体倍棒 , 吃嘛嘛香(日本史书记载其身高超过两米 , 善使强弓) , 没过多久就“满血满蓝” , 十年之后 , 他的实力可以轻松支配整个伊豆七岛 。 朝廷闻言“大惊失色” , 便派遣大军(20艘船+500骑)征讨他 。 鉴于对方军力过于浩大 , 尽管自己作战勇猛 , “一箭之力 , 将对方一艘军船射沉水底” , 但最终还是全军覆没 。
在杀死了自己9岁的儿子后 , 源为朝逃回自己的住处 , “一边回想着过去 , 一面口念佛经” , 切腹自尽 。
2)西方人眼里的“切腹武士”
西方人第一次“见识”到“武士切腹”切腹 , 是在19世纪中后期 。 黑船事件后 , 日本遭遇到了西方列强的强烈冲击 , 跟隔壁清政府一样 , 不得不签署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
对于骄横跋扈的列强 , 日本政府不得不一再迁就 , 努力回避冲突 。 但官方的一系列举措 , 让骄傲了几百年的武士们倍感压抑 , 他们或三三两两 , 或成群结队 , 专门找外国人约架 。 迫于列强的压力 , 政府只能要求这些“惹是生非”的武士们以命抵命 。
【爱历史】东瀛志:为什么日本武士“爱”切腹?
文章图片
近代的日本武士
这些“故意捅娄子”的武士 , 或许早已预料到了自己的“大结局”:你们不是要求以命抵命嘛 , 我就现场直播切腹给你们看!
1868年发生的“堺事件” , 让整个西方世界第一次见识到了日本武士“切腹的力量” 。 “堺事件”发生在今天大阪的堺市 , 起因是当地的土佐藩兵与上岸法国水兵的大规模斗殴事件 , 在这次斗殴中 , 11名法国兵被杀 。
【爱历史】东瀛志:为什么日本武士“爱”切腹?
文章图片
“堺事件”浮世绘
“吃了亏”的法国政府 , 当即“提出了严正交涉” 。 明治政府迫于压力 , 全盘答应了谢罪、赔款及将涉事人处斩等五个条件 , 涉事的20名土佐藩兵 , 被判在法国军舰舰长和士兵面前切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