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夜袭喜峰口日军,29军大刀队砍至刀口卷刃,师长冯治安:虽胜犹耻

1933年初 , 日军为了完成其建立伪“满洲国”的计划 , 在山海关挑起战事 , 长城抗战爆发 。 喜峰口战役是长城抗战中第一次胜利 , 29军大刀队趁夜突袭日军 , 对其造成重创 , 一战扬名 。 此后以29军故事创作的歌曲《大刀进行曲》也传遍全国 。
【历史故事】夜袭喜峰口日军,29军大刀队砍至刀口卷刃,师长冯治安:虽胜犹耻
文章图片
2月底 , 日军占领开鲁、凌南等地并继续向赤峰、建平等地进攻 。 时任热河省主席、东北军汤玉麟部稍战即退 , 日军迅速占领承德 , 中国军队只能退到长城以内防线 , 张学良也因此通电下野 。 何应钦代理张学良的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职务后 , 对防御力量重新做了调整 , 企图依靠长城各隘口阻击日军 。 这条东起山海关 , 西至嘉峪关 , 最早修建于秦朝 , 并经历代修缮扩建的古老工事 , 再次成为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族入侵的屏障 。
按照作战计划 , 3月4日 , 29军111旅副旅长何基沛带领2营骑兵作为先头部队接防冷口 。 6日 , 又奉令防守冷口以西至马兰峪 , 长达三百余里的长城各隘口 。 9日下午 , 29军尚未赶到喜峰口 , 日军两个旅团以及部分伪军 , 在十余辆坦克的掩护下向喜峰口前沿阵地发起进攻 。 原驻防此处的东北军万福麟部抵挡不住 , 败退下来 , 当天傍晚日军便占领了喜峰口外的高地 , 对我军阵地极为不利 。
【历史故事】夜袭喜峰口日军,29军大刀队砍至刀口卷刃,师长冯治安:虽胜犹耻
文章图片
长城抗战日方地图
傍晚29军先头部队王长海团以及三十七师特务营赶到 , 趁敌立足未稳 , 借助色由喜峰口两侧出击 , 夺回了高地 。 29军军长宋哲元接获战报后 , 要求该部坚守喜峰口待援 , 他给部队手书了两项条约:一条是“宁为战死鬼 , 不做亡国奴”;另一条是“有进无退 , 死而后已” 。 10日早 , 赵登禹、王治邦、佟泽光三个旅急行军三十余里赶到增援 。 10、11日 , 29军与日军发生激烈交战 , 日军不时以飞机、大炮轰炸我军阵地 。
29军将士普遍觉得在山地背着步枪不方便 , 更加愿意携带大刀和手榴弹与敌近战 。 故每次交战都潜伏战壕 , 等日军进至百米以内再冲出战壕 , 以手榴弹和大刀冲杀敌人 。 两军近战 , 日军飞机大大炮均无法运用 。
【历史故事】夜袭喜峰口日军,29军大刀队砍至刀口卷刃,师长冯治安:虽胜犹耻
文章图片
宋哲元手书
29军的大刀是经过专门设计的 , 将士们称其为“无极刀” 。 长度约1米 , 刀面比传统砍刀略窄 , 比剑稍宽 。 刀头部两面开刃 , 即可劈 , 又可刺 。 刀把长1寸左右 , 双手握持 , 增加劈砍力度 。 29军还专门请武术大师李尧臣为武术总教官 。 他根据六合刀法 , 针对日军的刺杀术 , 创造了一套无机刀法:出刀时刀身下垂 , 刀口朝身;向上挥时刀背挡开日军步枪的刺杀 , 同时顺势向下往敌人脖子上劈 。 一档一劈为一个动作 , 敌人往往来不及反应 。
经过两日交战 , 双方伤亡都比较大 , 旅长赵登禹也被弹片击中 , 腿部负伤 。 12日中午 , 前线军官在一起商量 , 日军炮火占据绝对优势 , 而我军每天要伤亡一个团的兵力 , 当时29军总共就10个团 , 照这样打下去阵地10天就守不住了 。 赵登禹旅长提议趁夜绕道日军后方 , 近战突袭其阵地 , 224团团长董升堂自幼习武 , 他自告奋勇提出愿亲自带领本团上阵 。
【历史故事】夜袭喜峰口日军,29军大刀队砍至刀口卷刃,师长冯治安:虽胜犹耻
文章图片
29军大刀队
最终大家商定采取迂回夜袭战术:由赵登禹率董升堂、王长海两团从左翼绕至日军右侧背 , 攻击喜峰口西侧高山;由佟泽光率李九思、仝瑾莹两团从右翼绕至日军左侧背 , 攻击攻击喜峰口东侧高山 。 得手之后 , 正面阵地之王治邦旅一起出击 。 当天黄昏29军轻装出发 , 并下令部队:“只准用大刀砍、手榴弹炸 , 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 , 不得用轻机枪和步枪射击 , 以歼灭敌人为第一 , 虏获战利品为次 。 ”
在当地农夫的带领下 , 赵登禹部穿过羊肠盘到 , 率先摸到日军阵地 。 在潘家口至喜峰口之间 , 有一条狭长的谷地 , 中间有几个村落 。 日军正在这些村落里宿营 。 连日来 , 日军凭借炮火优势进攻 , 中国军队毫无还手之力 , 因此他们判断我军不敢贸然出击 , 而放松了警惕 。 29军赶到 , 立即杀入房内 , 先投掷手榴弹 , 再以大刀收割 , 打得日军惊慌失措 , 哀嚎遍野 。
【历史故事】夜袭喜峰口日军,29军大刀队砍至刀口卷刃,师长冯治安:虽胜犹耻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夜袭喜峰口日军,29军大刀队砍至刀口卷刃,师长冯治安:虽胜犹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