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代犯人发配数千里,衙役为什么愿意全程押送?油水很足

发配边关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 , 官府自然是需要派衙役押送的 , 并且衙役在途中要时刻防范犯人逃跑 , 如果没能按时将犯人押送之目的地 , 衙役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 甚至视同与犯人勾结 。
但是有一点与影视剧中不同 , 古代的劫狱现象是很少的 , 并不像荧幕上动不动就去杀死衙役 , 劫走犯人 。
【历史故事】古代犯人发配数千里,衙役为什么愿意全程押送?油水很足
文章图片
古代衙役主要是来自社会底层人民 , 在史料中看到哪位科举考试的人去做衙役的 , 这基本是不存在 。 即使有钱人在花钱捐官时也不会考虑衙役这个职业 , 就是因为衙役的身份卑微、社会地位极低 , 如果遇上押送犯人的工作 , 每天风餐露宿 , 少则数月 , 多则数年 。
衙役的收入是非常低的 , 清朝时期每天只能填饱肚子 , 一年下来最多也就能有几两银子的收入 , 但是衙役的工作并不是没人愿意做 。 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很多都面临着饥寒温饱问题 , 能够在衙门里做衙役也是很光荣的工作 , 并且这份工作并不像是表面上那么贫穷 。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权威 , 制定一系列服务于统治阶层的法律规定 , 最严重的刑罚就是死亡 , 但是统治者并不愿意看到太多这样的情况 , 尤其是罪不至死时 , 统治者更愿意将犯人发配边关 。
【历史故事】古代犯人发配数千里,衙役为什么愿意全程押送?油水很足
文章图片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并不发达 , 每个朝代都是需要更大的人口基数来进行生产 , 因此死刑并不是统治者最好的选择 , 犯人作为免费劳动力正好符合社会需求 。
其次 , 统治者一般都要考虑边关的建设问题 , 由于边疆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 从农业、军事、人口等方面考虑都是首先需要的就是增加人口 , 而发配犯人将会是极好的选择 , 既做到惩前毖后 , 又能够发展边地 , 一举两得 。
清朝时期最经常听到的就是发配宁古塔 , 而宁古塔就在东北苦寒之地 , 那是满清入关前生活的地方 , 也被视为大后方 , 但是在发达程度上远不如中原 , 于是清朝经常发配犯人到宁古塔镇守边关 , 同时发展经济 。
既然统治者制定犯人流放边关的政策 , 那就需要有人来执行 , 而衙役则是最为直接的执行人 。
【历史故事】古代犯人发配数千里,衙役为什么愿意全程押送?油水很足
文章图片
面对押送犯人如此艰苦的行程 , 衙役为何能够做到坦然上路?其中一定存在着利益 。 衙役押送犯人前往边关 , 最主要的灰色收入是来自犯人 。
在被流放的犯人中 , 有不小一部分都是富贵人家 , 有的是触怒皇帝获罪流放 , 有的是斗争失利贬去边关 , 被流放的原因千千万 , 但流放路上都同样充满艰险 。
在流放出发之前 , 醒目的犯人家属都会提前打点负责押送的衙役 , 实事求是地讲 , 在路途中衙役的心情直接关系着犯人的受罪程度 , 这里所说的打点显然就是用钱贿赂衙役 。
流放一般都是距离很远的地方 , 以宁古塔为例 , 清朝人曾记载“去京七八千里” , 由此可以想象犯人在遥远的路上即将面临什么样的苦难 , 也正是这样 , 人们听到流放宁古塔就吓得半条命都没有了 。
【历史故事】古代犯人发配数千里,衙役为什么愿意全程押送?油水很足
文章图片
如果是财力雄厚的家庭 , 家人摊上流放这样的事 , 自然是要出更多的钱 , 让犯人能够在途中更舒适一些 , 对衙役千叮咛万嘱咐地要照顾好 。
除了花钱打点衙役之外 , 犯人家属还可以为流放配备马车 , 这对于衙役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 可以减少每天步行的劳累 , 又能躲避风雨 , 能够享受这样待遇的犯人自然也会受到押送衙役的优待 。
如果说是押送犯人 , 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想到《水浒传》中的场景 , 不少英雄好汉在上梁山之前都有被衙役押送的经历 , 其中也有很多衙役被打点的案例 , 虽是小说却也是源于历史 , 只是其中有些夸大虚构的成分 。
这是衙役遇到有钱人被流放 , 如果不幸碰到的是贫穷的百姓 , 那衙役将会以极度郁闷的心情完成押送任务 。 其实这里面也有猫腻 , 哪位衙役押送哪位犯人是衙门决定的 , 那些有权决定的人为什么要将肥差给某位衙役 , 背后也存在利益关系 。
【历史故事】古代犯人发配数千里,衙役为什么愿意全程押送?油水很足
文章图片
衙役在接到押送任务后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 即使这是一位穷得叮当响的犯人 , 那也要按时押送到达 。 虽然衙役没有额外收入很郁闷 , 除了适当发泄怨气外 , 衙役还是要好好将犯人安全活着送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