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史料记载 , 西汉名将周亚夫被汉景帝冷落 , 觉得自己时日无多 , 所以就提前建造陵墓 , 其子买了五百副盔甲 , 准备给父亲作为陪葬 , 但没给钱 , 相关人员将此事上报景帝 , 结果景帝盛怒 , 认为周亚夫要造反 , 因此将其幽禁 , 最终一代名将竟在狱中绝食而亡 。
其实 , 周亚夫违背规制 , 使用大量盔甲陪葬本身就是重罪 , 汉朝时期即便是诸侯王 , 陪附的盔甲也不过两三副而已 , 周亚夫一下子竟然使用五百副 , 没被满门抄斩就算幸运了 。
古代有句话叫做“一甲顶三弩 , 三甲进地府” , 意思就是说私自藏一副盔甲的罪 , 就相当于私藏三张弓弩 , 如果私藏了三副盔甲 , 那么官衙就可以直接判处极刑 , 让你去地府报到了 。
清朝时期 , 乾隆帝弘历曾降旨:“今思炮与甲胄两者原非民间宜有 , 仍照旧严禁 , 其三眼枪、鸟枪、弓箭刀、枪马匹等项 , 悉听民间存留 , 不得禁止 。 ”换个角度来说 , 古人认为私藏甲胄的风险跟私藏火炮是一样的 , 比刀剑之类更甚 。
历朝历代 , 对于甲胄的管理约束都非常严格 , 力度与现代的禁枪也差不多 , 众所周知 , 相对于刀剑之类的杀伤性武器 , 甲胄毕竟还只是防御性物品 , 危险性明显要小很多 , 但为何古人对于甲胄如此严防死堵呢?
首先来看看 , 是不是所有朝代都严格约束管控甲胄
先秦与秦朝的盔甲主要是皮甲 , 并非是青铜等金属材质 , 由于青铜实在沉重 , 而且冶铁技术尚且有限 , 因此至今也没有发现过汉朝以前的青铜甲胄与铁甲胄 , 直到汉朝时期 , 铁甲随着冶铁技术的飞跃 , 得以出现与普及 。
文章图片
《秦律》记载:“御中发征 , 乏弗行 , 赀二甲 , 失期三日到五日 , 谇 , 六日到旬 , 赀一盾 , 旬 , 赀一甲 。 ”这里的“赀”就是缴纳罚款 , 而“甲”指的就是盔甲 。 从这里也看得出 , 古代一般管制的是铁甲 , 在铁甲尚未出现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与秦朝 , 盔甲并没有受到严格管制 , 甚至还可以将盔甲当作罚款 。
从周亚夫之死来看 , 汉朝对于甲胄的约束管控就已经极其严苛 , 私藏甲胄已是重罪 。
而到了唐朝 , 按照《唐律疏议》:“甲一领及弩三张 , 流二千里 , 甲三领及弩五张 , 绞 。 ”当然这里要格外说明 , 唐代施行府兵制 , 士兵家中有一副甲胄不算私藏 , 之后的宋朝也延续了唐代制度 。
元朝管控甲胄极严 , 《元律》规制是:“诸私藏甲全副者 , 处死 , 不成副者 , 笞五十七 , 徒一年 , 零散甲片下堪穿系御敌者 , 笞三十七 。 ”
元朝就算私藏零散甲胄零件 , 都要受罚 , 如果是一副盔甲 , 直接处决 。 明朝也严禁私藏甲胄 , 私藏一副盔甲 , 杖责八十 , 如果是自己私下做的 , 杖责一百然后流放三千里 。
虽然历代规定各异 , 但私藏甲胄在大多数朝代都是大罪 , 那么古代为何如此严禁甲胄呢?
【【历史故事】为何古人对于甲胄如此严防死堵呢】其实历代严禁私藏甲胄的原因很简单 , 就是因为甲胄制作不容易
古代的甲胄看起来很好看 , 但实际上要制作非常艰难 , 按照宋朝绍兴四年(1134年)的记载 , 一副步人甲需要使用1825片甲叶 , 古代技术有限 , 要制作如此众多规格形状一致的甲叶本身就很难 , 一般的铁匠根本就造不出来 。
文章图片
此外 , 一副盔甲还需要使用牛筋之类串联 , 用皮革包裹边缘 , 如此就还需要至少一位技艺精湛的皮匠 , 而铁甲的内部需要足够厚却又足够软的纺织物吸震 , 还要制作内衬等 , 这样又需要一位裁缝 , 制作一副盔甲 , 需要好几位技艺精湛的匠人 。
在古代 , 工匠虽然地位不高 , 但重要性却极高 , 如果民间有人私藏甲胄 , 必然就要豢养不少能工巧匠 , 这就会导致为朝廷做事的工匠数量减少 。
古代的甲胄重量一般都是金属材质 , 因此非常沉重 , 宋朝时期的全副盔甲 , 重量都在30公斤以上 , 穿上之后行动比较困难 , 所以若非作战之时 , 根本不会穿着甲胄 , 如果行军的时候提前穿着盔甲 , 恐怕还没开打 , 力气就耗尽了 。
此外 , 盔甲不仅沉重 , 而且养护起来也非常麻烦 , 不小心的话就容易损坏 , 对于平常人来说甲胄既然不方便 , 而且又非常奢侈 , 而且甲胄的内衬非常厚实 , 穿起来密不透风 , 非常不舒服也容易生病 , 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 。
- 【历史故事】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日
- 【爱历史】《铁血北朝》先写南朝还是先写北朝
- 【历史故事】民间流传的著名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长城
- 【爱历史】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姜子牙
- 【爱历史】鬼谷子: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你知道吗
- 【爱历史】关羽为什么被称为“武圣”,主要有三点原因,你最看重哪一点
- 【爱历史】古代最牛清官,不仅骂百官,还敢骂皇帝,此人是谁呢
- 【爱历史】宁古塔因地址偏远导致地位下降,快来看看了解宁古塔吧
- 【历史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形态和民族融合
- 【历史故事】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为什么会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