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 在明朝建立以后官居文官第一 , 他的儿子娶了太祖朱元璋的女儿 , 他自己又几十年兢兢业业地辅佐太祖打天下 , 成了明朝的开国丞相 , 这样的荣耀和富贵简直无人可此 。
文章图片
但是他功高盖主、权重一时 , 引起了政敌的仇视 , 就连朱元璋也对他有些不放心 。 最后 , 在他老态龙钟之年 , 终于被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 , 制造了一起大冤案 。
1
李善长本来深受朱元璋的宠信 , 他的厄运来自胡惟庸一案 。 胡惟庸和李善长同是淮西派官僚集团的重要人物 。 他们有几十年的交情 , 又有姻亲关系 , 因此两人关系很好 。
李善长因为年老体病 , 不能再当丞相 , 他就向朱元璋大力推荐胡惟庸 , 顶替自己 。
胡惟庸案发生以后 , 就有人攻击李善长 , 说他是胡的死党 , 建议皇帝杀掉他 。 这时的朱元璋理智尚存 , 对李善长也还有些感情 , 他不为所动 , 反而向群臣说:“李善长在我刚起兵的时候就跟随我 , 帮助我出谋划策 。 后来天下平安 , 我封他作韩国公 , 又把女儿许配给他的儿子 。 他是我患难时期的心腹之交 , 我实在不忍心加罪他 , 你们不必再多说了 。 ”
因此 , 李善长在朱元璋对胡党的第一次大清洗时没有受到牵连 , 又安安稳稳地享了近十年的清福 。
2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 , 又有人控告李善长的兄弟李存义父子是胡党残余分子 , 应该处死 。 由于李善长的关系 , 朱元璋并没有处死他们 , 只是把他们迁到崇明一带去居住 。 太祖如此做 , 李善长却没有去向皇帝谢恩 , 所以朱元璋很不高兴 。 后来李善长又向汤和借了几百名士兵 , 修建府第 , 一向猜疑心重的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 , 又在心中暗暗疑虑 。
文章图片
紧接着又有人向太祖报告说 , 当初胡惟庸谋反 , 不但勾结了日本国 , 还与北元的蒙古人有秘密联络 。 当时驻守边塞的大将军蓝玉截获了一份他们之间往来的书信 , 就马上将详情寄报给了李善长 。 但是因为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很好 , 又是姻亲 , 就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 , 没有上报给皇帝 。
之后 , 又不断有朝臣上奏胡惟庸贿赂李善长 , 而人交往密切等等情况 , 朱元璋本来疑心病就很重 , 也很忌惮李善长的德高望重 , 在这一系列的密告之下 , 也不禁动了除掉李善长的心 , 觉得他对自己不忠不义 , 开始想杀了他以免除后患 。
不久 , 有大臣面奏太祖 , 说近日星相将有异变 , 必须杀一些朝中重臣以避免灾祸 。 这种荒唐的说法近乎儿戏 ,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另有图谋 。 朱元璋也明白 , 这是大臣在请求他杀掉李善长的借口 。 他这时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 以李善长勾结胡惟庸企图谋反的罪名逮捕了李善长 。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 , 朱元璋下旨 , 赐李善长自尽 , 他的家庭成员上下七十余口全部被处死 , 唯一幸免的是儿子李祺 , 他娶了朱元璋的女儿 , 总算为李家留下了一点血脉 。
文章图片
其实 , 李善长被杀时 , 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行动不便的年近八十的老翁了 , 他又怎么可能谋反?再说这时距胡惟庸案已经十多年过去了 , 又有什么理由非要去追究不可呢?归根结底 , 说他谋反而加以诛杀 , 只是明太祖的一个借口罢了 。 朱元璋杀戮功臣 , 为后人扫清威胁 , 怎能放过德高望重的李善长?
3
李善长冤案一出 , 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缄默 , 只有一位忠厚耿直的王国用 , 敢于上谏直言 。 李善长死后第二年 , 他上奏太祖 , 一一详细分析李善长案的原委 。
奏章上说:“按常理 , 人们爱自己的儿子肯定超过侄子 。 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只是侄子辈的姻亲关系 。 而跟陛下您 , 是儿女的姻亲 。 如果他想辅助胡惟庸造反 , 谋求大业 , 成功后 , 李善长也就是一个开国功臣 , 但这一切 , 他不是已经得到了吗?他为何还要冒着全家被杀头的风险 , 去造您的反呢?
如果李善长父子真要造反 , 那他们就不会像往常一样从容自若 , 况且也没有发现他们有任何图谋不轨的迹象 。 如果说天象表明 , 叛乱即将发生 , 朝廷中的臣子必须以死应天 , 那么这种做法怎么能令人信服呢?
李善长被杀 , 举国上下都在窃窃议论 , 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都被杀了 , 那杀别人不是更简单?我担心这种做法国家动乱 。 "
- 【爱历史】12生肖中哪一个当皇帝的最多,第一属相出了34位皇帝
- 【爱历史】古代的禅让大戏在古代是怎么演出的
- 【爱历史】三国时期,刘备身边的谋士武将有哪些
- 【爱历史】秦琼和尉迟恭的实力相当吗
- 【爱历史】古代皇帝生日都是怎么过的
- 【历史故事】辛弃疾《赵介庵祝寿词》的意境是什么
- 【历史故事】秦桧害死岳飞后,施全经过调查知道他的上朝路线
- 【爱历史】王安石:改革者自身也鲜有善终
- 【爱历史】面对北元,明朝为什么无可奈何,甚至越来越力不从心
- 【历史故事】《鬼谷子》中的“阴谋”在历史上有两个牛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