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什么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秦一夕之间垮塌( 二 )


秦国迁民安土政策的成效也可以从秦末各路反抗军的源起地看出 , 从陈涉从大泽乡起义 , 到狄邑田儋、沛县刘邦、会稽郡项梁、项羽三路大军群起响应 , 基本上都是在远离秦国中心地带的东部和东南部边沿地带 , 而这一地带也恰好是秦国最后统一的地区 , 也是秦国没来得及迁民或没有再大量迁民的地区 。
其中沛县就在大泽乡不远 , 属于当时的泗水郡 , 狄邑位于临淄郡 。
由此可见 , 秦国迁民安土政策 , 一方面使得秦国快速消化了占领的土地 , 另一方面也使得秦国本土人口大量外流 , 造成内部空虚 , 使得秦国在面临几路大军的围攻下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兵力镇压 , 结局就是秦国快速土崩瓦解 。
秦国军功爵制的一个弊端 。
一般来说 , 对于秦国的军功爵制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都是持正面肯定态度的 , 这个政策极大的调动了秦国民众的战争热情 , 但是另一方面 , 也使得秦国在统一后难以形成一个统治联盟 。
【历史故事】为什么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秦一夕之间垮塌
文章图片
秦灭巴蜀示意图
【历史故事】为什么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秦一夕之间垮塌】这一点 , 我们还是以秦灭巴蜀来做例子 。
秦惠文王于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灭了巴蜀 , 立了被杀的蜀王之子为蜀侯 , 其后 , 巴蜀之地屡有反复 , 不断发生内乱 , 前后杀了三个蜀侯 , 一直到周赧王三十年(前285年)才把封地改成郡县 , 设置蜀郡 。
所以 , 打败一个地方很容易 , 占领一个地方也可能不难 , 但是要守住这个地盘让其真正变成自己的领土就必然要经历诸多反复 , 甚至前功尽弃也并不是不可能 。
因为在巴蜀实行羁縻政策导致的反复 , 秦国统治者们在其中吸取了教训 , 那就是弃羁縻而行郡县 。 对于到底要不要直接实行郡县制 , 当时的秦国朝堂还进行了一场辩论 。
支持分封的“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 , 燕、齐、荆地远 , 不为置王 , 毋以填之 。 请立诸子 , 唯上幸许 。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 , 群臣皆以为便 。 ”
此时 , 李斯提出了反对意见 , “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弟子同姓甚多 , 然后属疏远 , 相攻击如仇 , 诸侯更相诛伐 , 周天子弗能禁止 。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 皆为郡县 ,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伤赐之 , 甚足易制 。 天下无异意 , 则安宁之术也 。 置诸侯不便 。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 以有侯王 。 赖宗庙 , 天下初定 , 又复立国 , 是树兵也 , 而求其宁息 , 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 ’”
【历史故事】为什么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秦一夕之间垮塌
文章图片
郡县制示意图
这里不讨论郡县制是不是一个先进的政策 , 是大一统王朝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
郡县制当然很先进 , 这一点毋庸置疑 , 重点在于 , 建立了郡县后 , 谁来当官?
这肯定不会是各国的贵族 , 或是富室 。 一方面秦国把六国大量的贵族迁徙到了秦国 , 另一方面大量的贵族被剥夺了特权成为了平民 。
官总是要人来当的 , 谁来?自然是秦人 , 这个就自然要联系到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制 。 《商君书》中记载着 , “能得爵首一者 , 赏爵一级 , 益田一顷 , 益宅九亩 , 一除庶子一人 , 乃得人兵官之吏 。 ”
所以 , 军功爵制的这个政策与前面秦国安土迁民的政策相结合 , 必然的结果就是新建立的郡县中大多数的职位都委任给了秦人 。
《里耶秦简》记载着“南阳户人荆不更郑不宝 , 妻曰有 , 子小上造虒 。 ”因其父也有一个上造的爵位 。
这固然是一种稳固统治的手段 , 但是从长远来看 , 也必然会引起六国贵族和普通民众的反弹 , 因为贵族们失去了特权和上升渠道 。
【历史故事】为什么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秦一夕之间垮塌
文章图片
秦人
而普通民众则不同于秦人 , 也没有上升渠道 , 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 即便是想加入军队用战功换爵位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
这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六国贵族必然不甘于权力的旁落 。
《史记·项羽本纪》中就记载着项羽的叔父项梁利用其才能以及家世 , 暗中训练军队:“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 项梁常为主办 ,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 以是知其能 。 ”
如果纵观历史 , 每一个王朝的稳固都是要尽量的扩大和巩固统治阶层 , 正如清朝建立后也要开科举网罗天下士人以便让民众有了参与这个王朝的信心和希望 。 刘邦建立汉朝为什么没有直接实行秦制 , 而是分封和郡县并行 , 正是因为察觉到了其中的暗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