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崇祯清晰认识到所谓”流寇“问题的日益严重性( 二 )


【爱历史】崇祯清晰认识到所谓”流寇“问题的日益严重性
文章图片
张献忠
随即杨嗣昌提出应该增兵增饷银 , 集中优势资源 , 对“流寇”进行速战速决 , 以此争取时间再对大清用兵 。 按照杨的设计 , 包括陕西、河南、湖广、凤阳是四个主战场 , 并派巡抚担任围剿任务 , 同时加上防守 , 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为六隅 , 加起来正是他的“十面之网” 。 崇祯听后赞赏地对杨嗣昌说:“非卿末能办之也 。 ”此后杨嗣昌推荐熊文灿配合主持招抚大局 , 在人事安排上得到了崇祯的全面支持 。 安排妥当后 , 杨嗣昌向崇祯提议 , 限定剿灭日期 , 严格执行十面张网计划 , 计划“三月平贼” 。 按照杨嗣昌估计“流寇”的优势在于流动作战 , 而夏秋两季是他们最大优势时期 , 东春两季天寒地冻不便行军 , 所以他选择今冬明春作为围剿之期 。 并且把战场控制在河南、陕西两地 , 分别包围 , 各个击破 , 绝不能再让盘踞陕西的李自成部与其他地方“流寇”汇合 。 他向崇祯保证:“下三个月苦死功夫 , 了十年不结之局 , 是在我皇上赫然一震怒间!”于是崇祯下令总督及各巡抚遵照执行 。 尽管这一计划未能在三个月内迅速奏效 , 但是在十个月后逐渐显示出巨大威力 , 大明王朝露出了多年不见的曙光 , 仿佛一张巨大的天网成了捞起帝国大船的最大可能 。
三、“十张大网”为何被最终撕破 , 背后隐藏深刻原因 。
张献忠虽然反复 , 但是不久与刘国能全部投降大明 , 并掀起一阵投降潮 。 尽管以张献忠为代表的投降者多是权宜之计 , 却说明熊文灿早期的招降效果明显 。 而洪承畴与孙传庭在陕西境内对李自成围剿虽然几度挫折 , 终有重大进展 , 使得李部“大半患病死亡 , 逃散甚多 。 ”最后到了与十八人骑马逃入老林的窘境 , 如果洪承畴可以进一部追击而不被崇祯迅速调回 , 那么历史将被彻底改写 。 然而就在“十年不结之局”即将完成之际 , 崇祯为什么突然八十度大转弯对战略进行转移呢?原来就在这一年的九月 , 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贝勒岳托联络蒙古 , 分兵两路 , 中协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 , 颇有大举南下之势 。
【爱历史】崇祯清晰认识到所谓”流寇“问题的日益严重性
文章图片
皇太极画像
其实这种对大明的持续骚扰俨然成了皇太极的战略 , 皇太极的战略智慧很大程度来源于战场的磨砺 , 与其他兄弟不同的是 , 他不光只会打打杀杀 , 更多的是他能统筹全局 , 甚至将目光投射到另一个方向 。 甚至皇太极的军事行动完全与努尔哈赤不同 。 “三年无改父之道 , 可谓孝矣” , 为此他不得不做出解释说:“山海关 , 锦州防守甚坚 , 徒劳我师 , 攻之何益!惟当深入内地 , 攻其无备城邑可也 。 ”《清太宗实录》这种避实就虚的策略从根本上来讲是区别努尔哈赤的层层推进的硬打硬拼 。
皇太极利用他们骑兵优势可以展开千里奔袭 , 从而对大明进行迂回包抄的奇袭战略 。 对此他怕大家不懂 , 进一步生动比喻说:“如伐大树 , 须先从两旁削 , 则大树自扑” 。 按照皇太极的构想 , 大明这课老树盘根错节 , 虽然外表萎靡 , 但是整个基础非常牢固 , 只有像伐树伐根一样 , 最终才能胜利 。 此后 , 他为了避开重兵把守的山海关、宁远一带 , 多次派军绕道袭扰内地 , 但他并不以重兵攻打明朝都城 , 而是不断抢夺大批人畜财物 , 积蓄实力 , 这一次依旧是故技重施 , 干扰大明的稳定 。 崇祯的弱点再次暴露出来 , 他缺乏基本的统帅应具有的定力 , 一看到清兵压境 , 立马改变此前的战略 , 要求各地即将完成“荡寇”的洪承畴、孙传庭等人率军入卫京师 , 也正因此 , 给了李自成绝处逢生的机会 。 甚至接连掀起弹劾杨昌嗣的狂潮 , 认为正是他的“攘外必先安内” , 导致了这次清军奔袭 。 虽然崇祯没对杨嗣昌进行处理 , 接下来的态势却逐渐将此前布下的大网逐渐被撕碎 。
【爱历史】崇祯清晰认识到所谓”流寇“问题的日益严重性
文章图片
洪承畴
李自成率领十多人去见此时已投降大明的张献忠 , 二人饮酒调侃 , 随后就接济李自成一批武器马匹 。 许多人对此事亲眼目睹 , 却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熊文灿管不住已经投降的张献忠 , 正是他对投降者的放纵 , 导致了事态进一步恶化 , 不久张献忠再度反叛 , 如同猛烈的死灰复燃 , 不久崇祯彻底震怒将熊文灿抓捕问斩 。 杨昌嗣使用熊文灿推进十张大网战略 , 却因为熊文灿一味姑息导致满盘彻底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