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古代罪犯被“株连九族”时,家中亲戚为何不逃?实际上逃走的才傻

中国古代刑罚 , 是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变化和发展 , 都拥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 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时期 , 刑罚制度出现了新的变化 。 在先秦的奴隶制社会时期 , 主要以五刑为主 , 主要包括“墨、劓、剕、宫、大辟” 。
【爱历史】古代罪犯被“株连九族”时,家中亲戚为何不逃?实际上逃走的才傻
文章图片
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 , 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 , 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机 , 也逐渐趋于宽缓 。 但在此期间 , 也出现了许多十分残忍的刑罚 , 例如斩首、凌迟、绞刑等等 。 在我国古代 , 还有一种刑罚制度广为人知 , 那就是株连九族 。
在中国古代 , 有一种贯穿封建社会始末的制度 , 那就是连坐制 。 春秋战国时期 , 李悝在《法经》当中首次提出连坐制度 。 之后 , 秦国商鞅变法时 , 继承了这一制度 。 规定全国吏民以五家为伍 , 十家为什 , 不准擅自迁居 , 相互监督 , 相互检举 , 若不揭发 , 十家连坐 。
【爱历史】古代罪犯被“株连九族”时,家中亲戚为何不逃?实际上逃走的才傻
文章图片
通过这种方法 , 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 , 实现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 使得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等各项制度能够落到实处 。 不仅如此 ,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 人们不仅自己要守法 , 还需要监督他人守法 ,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普法的效果 。
而株连九族 , 也是犯罪连坐制度中的一种 。 这样一种以宗族制和连坐制为基础的刑罚制度 , 贯穿整个中国古代 。 实际上 , 早在夏商时期 , 就记载过有关族刑的例子 。 《尚书》中曾记载 , 在当时如果出征的将士不听从命令 , 就会将罪犯和他的后代一起处死 。
【爱历史】古代罪犯被“株连九族”时,家中亲戚为何不逃?实际上逃走的才傻
文章图片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族刑制度也依旧保留 。 最初 , 族刑制度只是涉及罪犯本人以及直系后代 , 然而随着这一刑罚制度的逐渐发展 , 演变成为株连九族的极端形式 。 而在历史上 , 甚至还曾出现过株连“十族”的情况 , 发生在明代学者方孝孺的身上 , 明成祖除了灭其九族之外 , 连同他的门生学者 , 都被一一诛灭 。
然而事实上 , 在我国封建历史时期 , 有记载的株连九族的例子其实少之又少 , 特别是在隋唐之后 , 更为罕见 。 因为作为最为严厉的刑罚之一 , 灭九族虽然能够达到震慑民众 , 预防犯罪的目的 , 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 容易引起恐慌 。 在讲究“慎刑”的中国古代社会 , 灭九族显然与这一理念不符 。 那为何在面对灭九族的刑罚时 , 罪犯的家人、亲属却不选择逃跑呢?其实逃走的人才傻 。
【爱历史】古代罪犯被“株连九族”时,家中亲戚为何不逃?实际上逃走的才傻
文章图片
首先 , 我们要知道何谓九族 。 所谓九族 ,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 父族主要包括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孩子) , 姑与其子、姊妹与其子、女儿与其子 。 母族则包括母之父族、母之母族、从母与其子;妻族主要指岳父一家、岳母的娘家、姥姥家 。 如此一来 , 一旦株连九族 , 往往有几十甚至上百人受到牵连 。 那为何这些人不选择逃跑呢?
首先 , 就是怕进一步连累家人 。 实际上 , 株连九族并不是将罪犯的亲属一一处死 , 只有犯有谋逆之罪 , 才会将其父、子、孙一并处死 , 以绝后患 。 而对于其他的亲属 , 都会免除死刑 , 予以流放或变卖为奴 。 如果选择逃跑 , 无异于罪加一等 , 可能给其他家属再次造成麻烦 。 所以 , 一般受到牵连的亲属都不会选择逃跑 。
其次 , 实行严格户籍制度的中国封建社会 , 政府对平民百姓拥有绝对的控制 , 因为这关系到赋税、徭役等各个方面 。 不仅如此 , 连坐不只局限于亲属之间 , 邻里之间 , 也同样实行连坐 , 如果擅自收留逃犯 , 同样罪加一等 。 因此 , 即使想要逃跑 , 也无处可逃 , 反而可能再度触怒统治者 。 所以 , 其实逃走的才傻 。
【爱历史】古代罪犯被“株连九族”时,家中亲戚为何不逃?实际上逃走的才傻
文章图片
【爱历史】古代罪犯被“株连九族”时,家中亲戚为何不逃?实际上逃走的才傻】族刑连坐制度 , 是封建社会时期严酷的刑罚之一 , 使得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 这一制度仅仅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 , 铲除异己而实行的残暴方法 。 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 , 这种连坐制度 , 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