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别自欺欺人了!缓冲国,历来就是弱国的遮羞布,强国的桥头堡( 二 )


在国际政治中 , 弱小就是原罪 , 强国不会因为你弱小就怜悯你 , 不会因为你是缓冲国就尊重你 。 国家之间最看重的就是利益 , 为了利益什么保证都不算数 。
【历史故事】别自欺欺人了!缓冲国,历来就是弱国的遮羞布,强国的桥头堡
文章图片
02强国的桥头堡
大国之间的缓冲国 , 很难保持真正的中立 。 因为大国之间的实力不可能完全对等 , 在现实情况中 , 缓冲国必然会倒向实力更强的一方 。 这样一来 , 实力占优势的强国会以缓冲国当作桥头堡 , 作为进攻另一方的前进基地 。
我们还以波兰为例 。 波兰被瓜分后 , 又迎来了转机 。 随着拿破仑在法国的横空出世 , 在欧陆战场上一再击败俄、奥、普三个君主国的军队 , 波兰人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解放者 。 后来 , 波兰在拿破仑的刺刀下复国 , 被称为华沙大公国 , 它横亘在欧洲和俄罗斯帝国之间 , 也相当于一个缓冲国 。 后来拿破仑入侵俄国 , 就是以波兰当作前进基地的 。
【历史故事】别自欺欺人了!缓冲国,历来就是弱国的遮羞布,强国的桥头堡
文章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德意志帝国、奥地利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覆灭了 , 在欧洲的废墟上建立了独立的波兰 , 作为德国和苏联的缓冲国 。 希特勒上台以后 , 面对西方的绥靖主义 , 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密谋瓜分波兰 。
1939年9月 , 德国闪击波兰 , 苏联也趁机出兵 , 在两路夹击下 , 波兰很快灭亡 。 但希特勒的战争机器一经开动就不会停止 , 1941年6月22日 ,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以波兰为主要基地 , 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 。
【历史故事】别自欺欺人了!缓冲国,历来就是弱国的遮羞布,强国的桥头堡
文章图片
现在的乌克兰作为缓冲国 , 成为西方和俄罗斯争夺的焦点 。 苏联解体后 , 俄罗斯的国力已大不如前 , 在这种情况下 , 乌克兰迟早会倒向西方 。 如果俄罗斯无所作为 , 静观其变 , 乌克兰被纳入北约体系后 , 肯定会变成进攻俄罗斯的桥头堡 。
我们从地图上看 , 乌克兰的东部边界距离莫斯科仅仅400公里 , 并且都是平原 , 无险可守 。 在这种情况下 , 俄罗斯抢先下手 , 把克里米亚收入囊中 , 等于在乌克兰的下腹部打下了一根楔子 。 并且利用乌克兰东部的分裂势力 , 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 。
【历史故事】别自欺欺人了!缓冲国,历来就是弱国的遮羞布,强国的桥头堡
文章图片
所以说 , 生生从一国中分出去一块土地制造出一个缓冲国 , 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 都是大国强权的产物 。
03结束语
那么缓冲国作为现实中的弱者 , 如何才能给予自己正确的定位 , 最大可能地立于不败之地呢?
1983年以色列学者迈克尔·帕腾说:一个国家要在地缘政治中作为缓冲国 , 必须满足三个特征:即是地理上的“位于强国之间”、实力上的“仅足自保而不足以破坏均势”、外交政策上的“完全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 。 其中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外交中立和实力弱小得恰到好处 。
的确 , 能当作缓冲国的国家都是小国、弱国 , 它们在大国强权下生存实属不易 。 但无论如何 , 它们也要透过这个“遮羞布” , 洞察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形势 , 低调做事 , 保持中立 , 尽量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而作为缓冲国两边的大国 , 也不要恃强凌弱、恣意妄为 , 妄图把缓冲国作为自己的桥头堡 , 破坏均势 , 结果成为众矢之的 , 最后自取灭亡 。
图/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故事】别自欺欺人了!缓冲国,历来就是弱国的遮羞布,强国的桥头堡】文/来源于师说123 , 更多精彩内容 ,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