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方兵力对比
沣水大战前夕 , 唐军和安史叛军的兵力对比 , 可谓势均力敌 , 旗鼓相当 , 肃宗皇帝大约调集了十五万以上的兵力 。 其中 , 唐军的组成为:
李嗣业为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 , 为前军;郭子仪为朔方行营节度使 , 为中军;王思礼为关内行营节度使 , 为后军 。
安史叛军的兵力在《旧唐书》中写道:
”贼众十万 , 贼将安守忠、李归仁、贼帅张通儒“ 。
由此可见 , 双方实力相当 , 沣水之战必然成为一场恶战 。
二、陈兵沣水
唐军主动进军 , 率先到达战场 , 在香积寺北列阵 , 西距沣水 , 东临大川 , 十里间军容不断 , 结阵横亘三十里 , 戈鸣鼓鼙 , 震曜山野 , 距安史叛军数里 , 列长阵而待之 。 安史叛军当时应是从长安城南出迎战 , 在唐军的北面列阵 , 也就是位于香积寺地区较为低汁之地 , 唐军在战前占据了有利地形 。 双方剑拔弩张 , 一场决定大唐王朝命运的军事决战一触即发 。
三、大战爆发
在沣水之战的初期 , 贼将李归仁率精兵挑战 , 唐军出阵迎击 , 李归仁伪装败退 , 唐军杀至叛军大阵前;安史叛军突然全面出击 , 唐军难以抵挡 , 逐渐退却 。 安守忠抓住机会 , 指挥叛军骑兵反冲唐军 , 唐军惊乱 , 伤亡很多 。 由此可见 , 叛军在进攻上有层次、分步骤 , 运用骑兵打击战术极为娴熟 。 叛军先以锐师劲骑冲锋 , 明显在机动打击上处于优势 , 一下子使唐军退却 , 打乱了唐军的部署 , 继而全面出击 , 可见其具备的强悍冲锋力量 , 致使唐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
这时 , 唐军前锋李嗣业挺身而出 , 激励手下的将士:
“今日之事 , 若不以身啖寇 , 决战于阵 , 万死而冀其一生 , 不然 , 则我军无孑遗也”
可见在战役初期 , 唐军战况不利 , 甚至有全军覆灭之危险 。 而李嗣业作为前军将领 , 与郭子仪、仆固怀恩等都是久经战阵之名将 。 面临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 , 唐军能否取胜 , 主要在于是否能够挡住第一拨的骑兵攻击 , 而前锋更是首当其冲 , 李嗣业身上的万钧重担 , 促使他必须做出抉择 , 于是决定发动对攻 , 以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 。 他身先士卒 , 冲锋在前 , “脱衣徒搏 , 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 , 当嗣业刀者 , 人马俱碎” 。
文章图片
李嗣业和他的安西精锐陌刀队
李嗣业勇冠三军、势不可挡 , 为唐军主力赢得了喘息之机 , 马上恢复阵型 。 李嗣业见士气可用 , 当机立断 , 亲帅前军各执长刀 , 如墙而进 。 一时化被动为主动 , 形成了双方相持对抗的局面 。
四、战场转折
叛将安守忠指挥的安史叛军并非乌合之众 , 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 李归仁的进攻不过是其战略决战方案中的第一步 , 他们的最终计划是“埋精骑于大营东 , 将袭我军之背” 。 不得不说 , 叛军妄图利用沣水河畔地区能隐蔽部队的有利环境 , 以实现合围夹击的目的 , 这是一个周密的方案 。
但是 , 叛军的情报保密工作失败 。 在战役初期 , 叛军的这一计划已经被唐军谍报人员侦悉 。
这场战役局势扭转的关键在于浴血奋战的回纥骑兵 。 由于回纥精于叛军所擅长的骑射战术 , 比善于步兵作战的唐军战斗力明显更强 , 因此回纥以奇兵绕到叛军伏兵背后与李嗣业的前军前后夹击 , 使得叛军构想的袭击方案最终落空 , 而且主力精锐也陷入包围之中 。 回纥采居高临下态势 , 利用唐叛双方相持的良机 , 与唐军默契配合 , 一阵猛冲猛杀 , 抱着全部牺牲的决心 , 换取了叛军机动主力被歼 。 叛军骑兵的毁灭 , 使叛军战斗意志走向崩溃 , 从而得以改变战场的平衡局面 。
文章图片
给叛军伏兵以致命一击
回纥消灭了叛军的骑兵部队 , 战场形势逐渐逆转 , 但战况仍一度惨烈相持 。 后军都知兵马使王难得为救他的裨将 , 被叛军射中眼眶 , 眼皮血肉外翻挡住视线 , 王难得忍痛拔箭 , 掣去其皮 , 血流满面 , 继续鏖战 。
五、唐军大胜
叛军试图两头夹击唐军的计划最终无望 , 其大军信念动摇 , 战力顿时锐减 , 最终崩溃 , 成为唐军刀俎下的鱼肉 。 在接近八个小时的激战中 , 唐军将十万之众的叛军“剪灭殆尽” 。 经此一役 , 关中京畿要地的叛军主力几乎完全被剿灭 , 这对安史叛军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 。
- 【爱历史】明朝历史上有哪些贤王
- 【历史故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最终为何没能一统三国呢
- 【历史故事】天宝安兴贵的安禄山和安重璋是如何崛起的
- 蘑菇品种大全有哪些呢?
- 【历史故事】三国历史上最惨的背锅侠——太子舍人成济
- 【历史故事】根据线索猜三国人物,看看这一次你能猜中几个
- 【历史故事】刘据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如此极端的做法呢
- 【历史故事】官渡之战曹操的阵容如何,我们来看一下
- 【爱历史】包拯怎么做解决了开封水灾问题,还气死了奸臣
- 在黑暗中进食更易有饱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