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子路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君子死冠不免”

“君子死冠不免” , 这是子路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 。
在孔门众多的弟子中 , 子路以勇武冲动而受到孔子的重视 。 相比于孔子最重视的大弟子颜回来说 , 性格爱憎分明 , 直爽冲动的子路则更有血有肉 , 令人印象深刻 。 子路最后在卫国的内乱中被乱刀剁成肉酱 , 其实还是由于自身性格导致的 。
《史记》记载:“仲由字子路 , 卞人也 。 少孔子九岁 。 子路性鄙 , 好勇力 , 志伉直 , 冠雄鸡 , 佩豭豚 , 陵暴孔子 。 ”这完全不是儒家人物应该具备的风格 。
子路陵暴孔子 , 说明一开始他对孔子那一套是很鄙视的 , 甚至可以说是轻视 。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还真牛 , 可以将一个反对自己 , 完全没有儒家风格的人转化成一个儒门的坚决拥护者 , 这份力量相信非普通人可达成 。
作为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 , 子路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 , 他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 , 甚至于孔子对他也有些怕的意思 , “子见南子”之后孔子甚至要在他面前发誓 。 子路最终在卫国内乱中被砍成肉酱 , 却留下“君子死而冠不免”之句 。
孔子可以说是预言家 , 《论语·先进篇》有这么一段话:“闵子侍侧 , 訚訚如也;子路 , 行行如也;冉有、子贡 , 侃侃如也 。 子乐 。 ‘若由也 , 不得其死然’” 。 《史记》里也有:“孔子闻衞乱 , 曰:‘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 。 ’”孔子这番话最终果然应验了 。
【爱历史】子路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君子死冠不免”
文章图片
仲由
【爱历史】子路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君子死冠不免”】子路的死实际上是非常悲壮的 , 但同时又是一种近似迂腐的表现 , 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显得格格不入 。 但从子路本人来看又是合乎情理的 , 他本身就具有侠义精神 , 虽然不能用“仗剑走天下的侠士”来形容他 , 但是他确实是勇武侠义的 , 又跟着孔子学习了那么久 , 受“礼乐”熏陶日久 , 自然对“忠义”有自己的见解 。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 , 两人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 子路这个人在拜孔子为师之前是非常勇武的 , 比较崇尚武力 , 心中有侠义 , 但并不怎么看的上孔子的学问 , 不过他好学 , 因此从最初对孔子多有不敬到后来拜孔子为老师 , 但是不变的是子路的直率性情 , 他仍旧常常和孔子争论 , 仍旧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 。
比如在跟随孔子到达卫国的时候 ,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要见孔子 , 最终孔子推脱不过就去见了南子 , 这件事其他的弟子并没有说什么 , 但是子路非常的不高兴 , 这种不高兴并不是藏着的 , 而是直接就对孔子表现了出来 , 于是有了这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记载:“子见南子 , 子路不说 。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 天厌之!天厌之!’”
子路在成为孔子学生的同时 , 他也成为孔子的保镖 , 始终不离不弃地跟随着孔子周游列国 , 后来孔子回到了鲁国 , 而子路在卫国做官 , 然后就遇到了卫国的那场动乱 。
实际上 , 早在孔子带着弟子们第一次到卫国的时候 , 卫国的内乱就已经有了端倪 ,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和太子蒯聩不和 , 南子干政 , 想另立太子 , 而蒯聩怕被废掉 , 想除掉南子 , 两人之间的矛盾大爆发是在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 , 蒯聩决定在拜见南子的时候将其除掉 , 只是他找了个笨蛋 , 最终刺杀不成不得不逃亡到了宋国 , 而卫灵公在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去世 。
【爱历史】子路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君子死冠不免”
文章图片
南子
卫灵公去世后 , 南子遵从他的意愿想让公子郢来做国君 , 但是公子郢偏偏并不喜欢国君之位 , 然后建议南子让蒯聩的儿子辄做了国君 , 这就是卫出公 。 父子结仇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
这一年的六月 , 晋国的赵鞅派人护送蒯聩想悄悄地回到卫国 , 结果遭到了卫军的阻拦 , 双方开战 , 最终蒯聩退到了宿地 , 卫国也收兵 。 但是蒯聩一刻也没有想过要放弃卫国的国君之位 , 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做国君 , 他也要将国君之位抢过来 。
蒯聩的机会在卫大夫孔文子去世后来临 , 孔文子的妻子正是蒯聩的姐姐、卫灵公的女儿 , 他们的儿子就是孔悝 , 即子路服侍的主子 。 孔文子去世后 , 孔悝成为卫国的大夫 , 而孔悝的母亲不甘寂寞 , 同孔家的一个叫做浑良夫的仆人好上了 , 然后她让浑良夫去见自己的弟弟蒯聩 , 蒯聩许诺浑良夫:“苟能入我国 , 报子以乘轩 , 免子三死 , 毋所与 。 ”“与之盟 , 许以悝母为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