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桐乡书院:培养知行合一经世之才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历史故事】桐乡书院:培养知行合一经世之才
文章图片
/*if(picResCount>0){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document.write("");}*/
清代曾有这样一座书院 , 虽偏居一隅 , 却因勇于改革创新 , 被视为晚清书院的典范 , 教育制度载入《皇朝政典类纂》 , 清廷谕令全国加以效法 。 它就是始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位于安徽桐城的桐乡书院 。 其革新人才培养、创新制度设计、引领社会风尚 , 在晚清书院教育中独树一帜 , 诸多做法对当代教育仍有启示意义 。
革新人才培养
桐乡书院秉持“教化育才”的教育理想 , 着力扭转当时“重科举、轻实学”的不良倾向 , 倾力培养品格高尚、知行合一的经世之才 。
道光时期 , 绝大多数书院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 因以博取功名富贵为目标 , 教授内容“止是时文、试帖、馆阁字三者” , 培养的学子仅为适应科举考试、写工整文章 , 无修己治平的理想 , 更乏经世报国的才干 。 桐城派文人戴钧衡、文聚奎、程恩绶等在创建书院之初 , 就清醒认识到当时书院教育的不足 , 带着“有裨于世”的追求 ,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 , 努力回归培育经世之才的正轨 。
注重人格塑造、品德涵养 。 反对徒习词章 , 认为其偏离了修身传道的根本 , 忽视了经世致用的归旨;重视经学教育 , 认为道术、政事、文艺“皆必由治经而入” 。 书院规章明确规定“生童大课 , 四书文一首、试帖诗一首、律赋一首、经解一首”“经解、诗赋最为士子要务 , 每月必请师于文题外更发此题 , 各士子务宜留心讲习”;要求士子研习经学 , 修身悟道、明体达用 , 追求文章有根本、行事讲章法 。 这些教学改革打破了专攻时文、忽视经史的僵局 , 逐渐形成“相语以道德”“相砺以躬行”的良好氛围 。
重视言传身教、循序渐进 。 山长被视为书院学子的榘范 , 乡贤也是学子“砥砺观摩”的楷模 , 通过以身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 ,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 反对急功近利的求学方法 , 认为“十五而不应试 , 父兄以为不才 , 二十而不与胶庠 , 乡里得而贱之 , 读经未毕 , 辄孜孜焉于讲章时文”的世俗之见不符合教学规律 , 主张“日举忠孝廉耻之事 , 开导斯人 , 其才性各因所长 , 教以有用实学” , 通过日积月累、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
道光以降 , 经世之风盛行 , 桐乡书院顺应时代潮流 , 把“重德行、尚实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 赋予传统书院新的使命 。 书院建立未及三年 , 已颇具影响 , 桐乡、枞阳、舒城等地慕名求学者纷至沓来 。
创新制度设计
桐乡书院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 。 针对当时书院管理不足 , 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 建立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 , 探索了新的运行模式 , 使书院成为晚清书院制度创新的标杆 。
书院先后制定了《桐乡书院章程》《补议章程数则》《课规七则》《董事九则》《杂款八则》等规程 , 在日常管理、课艺、财务、伙食等方面 , 全面规范了管理运行 。 其中影响至巨的《桐乡书院四议》 , 在择山长、祀乡贤、课经学、藏图书等方面 , 提出了诸多具有创见的改革举措 。
实行民主治院 , 针对山长选聘由大府、太守把持 , 所选之人不尽为“有德之士”的时弊 , 提出山长由董事及诸生共议产生 , 打破了山长选聘“以科第相高 , 以声气相结”的利益勾结 , 体现了集体决议的民主化色彩;倡导典型示范 , 批驳书院崇祀文昌魁星的行为 , 主张祭祀“讲正学敦实行”的乡贤 , 使后来学者“砥砺观摩而成德” , 使教者“有所矜式”“不敢苟且于其间”;注重奖学激励 , 针对经学“其势不能以骤传”的局势 , 与诸生约定“各自专治一经” , 会课时由山长提问 , 答对则予以奖励;坚持以生为本 , 凸显书院藏书功能 , 主张书院当以藏书之所而称名 , 应可供贫而有志的士子就学其中 , 规定“不准地保借作官长公馆” , 官长非因书院公事至乡“董事不得请临书院” 。
桐乡书院因创新制度获得快速发展 , 一时声名鹊起 , 成为晚清众多书院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引领社会风尚
桐乡书院致力于广施教化的办学努力 , 实现育才兴邦的社会理想 。 书院的发展兴盛 , 有力推动风俗转化、树立文明乡风 。
戴钧衡等人对清初朝廷抑制书院的政策颇有异议 , 认为禁止书院讲学 , 导致世人“止知功名富贵四字”“不知有礼义廉耻之重”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书院政策逐渐宽松 , 但是清廷对社会风化的重视仍显不足 。 戴钧衡曾痛斥当权者“专以持禄保位为心 , 于民俗之美恶 , 民心之邪正 , 漠不关心”“既不知有教化之事 , 又不知有刑罚之用” , 提出创建书院、大兴文教 , 改变“奸尻邪辟 , 相习成风 , 惟利是嗜 , 惟害是避”的不良社会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