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 从小说《生吞》到网剧《胆小鬼》:案情故事的表层魅力与内在张力

文艺评论 | 从小说《生吞》到网剧《胆小鬼》:案情故事的表层魅力与内在张力
文章图片
一个命案故事的讲述 , 往往是从曾经参与办案的老警察或老警察徒弟的“噩梦”开始的 , 比如我们熟悉的那些案情小说:东野圭吾《白夜行》、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须一瓜《太阳黑子》……或因不忍 , 或因不甘 , 当年的案子始终有些疑团或隐或显地重压在办案人员胸口无法释怀 , 于是有了事件的回望与真相的回溯——这已成为案情故事的一个经典叙事模式 , 在旧事重提和案件重审的过程里 , 故事的戏剧性有了爆发和演绎的支撑 , 人情、人性以及时代生活的底色也有了不断深入抵达的路径 。
影视改编对这类纯文学作品的偏爱也许正源于此——源于它们所能提供的表层好看故事的魅力与内里深刻主题的张力 , 刚刚收官的悬疑剧《胆小鬼》也属这类 。
“悬疑+”挑破青春残酷底色
《胆小鬼》改编自青年作家郑执的长篇小说《生吞》 。 小说开头 , 十年前主持侦破“鬼楼命案”并因此升职授勋的警察冯国金 , 却因为十年后的另一桩“鬼楼命案”而陷入“噩梦”——当年认定的凶手明明早已死去 , 而十年后出现在同一案发现场、被用同样作案手段致死的年龄相似的女受害者 , 怎么解释?是有人模仿做案 , 还是当年抓错了人?
在原著里 , 作者在序章中就把十年前后发生的两起看起来极为相似的命案告诉了读者 , “十年后的新案是不是模仿作案”的疑问 , 像钩子一样拽着读者要往下看 。 但在网剧中 , 剧作者放弃了“强悬疑”的叙事方式 。 观众虽然在第一集就知道发生在十年前的命案 , 但直到第四集的结尾 , 才被告知命案中的受害人竟是女主角:黄姝 。 于是 , 警察冯国金不得不穿越十年的光景重新打量和侦查此案……对比可以看出 , 这种更侧向人物心理线索的叙事方式 , 提高了观看的门槛 , 比较考验观众 。 同时 , 因为采取了这种叙事结构 , 势必要将不同时间节点发生的事 , 不断地进行闪回 , 而当编剧同时把多线叙事、校园青春、下岗潮中的东北社会形态与两起错综复杂的命案交织在一起 , 极易给人以一种错乱感 。
文艺评论 | 从小说《生吞》到网剧《胆小鬼》:案情故事的表层魅力与内在张力
文章图片
小说选取了两个视角人物 , 分别从警察冯国金和十年前命案死者少女黄姝的高中同学王頔的回忆与当下展开叙述;而网剧改编后弱化了王頔视角 , 除冯国金外将另一个同学秦理作为回溯往事和讲述当下的主要人物 , 时间线上处理得更为错落参差 , 在时空交错的碎片叙事中拼图般地一点点还原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与真相的水落石出 , 不过也造成了弹幕上经常飘过“看不懂” 。
有评家把《生吞》与《平原上的摩西》进行比较 , 的确 , 郑执和双雪涛都是近来颇受关注和好评的东北青年作家 。 作为成长于老工业基地企业改制背景下的80后一代 , 他们的叙事背景都是那个一度踌躇失措的故乡 , 而他们对故乡的讲述、对时代和人性的凝视又都会从一桩命案开始 , 这可能多少源于作者成长过程中地域治安状况留下的心理烙印 。 而案子的波澜与波折只是作品表层的叙事目的 , 当一个案情故事以文学的形式被表现出来的时候 , 其审美和认知上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悬疑感和戏剧性的满足 , 更包括旧案重审时抽丝剥茧过程里的时代观照和人性审视 。 再次搜集证据、还原现场人和事的过程中 , 每个涉案人甚至旁观者都如同被放置于显微镜下纤毫毕现 , 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遮蔽与逃避的东西此时无所遁形 , 揭开案情真相的同时 , 还有许许多多被挑破的心事和被戳穿的谎言 , 那些最真实可能也是最残酷的人情、人性被淋漓抖落 。
文艺评论 | 从小说《生吞》到网剧《胆小鬼》:案情故事的表层魅力与内在张力】转换到网剧《胆小鬼》中 , 学生时代的血性和怯懦、情谊与背叛、呵护与伤害、忘我与利己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 , 真实存在于彼时秦理、黄姝、王頔和冯雪娇四个高中生之间;他们周围的老师和家长又以种种方式展现着成人世界的复杂微妙和深不见底 , 并对青春成长中的他们产生着致命的影响 。 而大时代对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命运的塑造和磨砺 , 又在剧情讲述中被生动赋形 , 作品中并未着意描摹几个年轻人原生家庭的详细状况 , 甚至秦理父亲和黄姝母亲这两个失职家长的际遇人生也只寥寥数笔 , 而上世纪末社会和时代的样貌却依稀可见 。 如此种种 , 重新破案是在破解案件本身 , 更是在破解人性和时代的秘密 , 令侧身于故事之外的读者和观众在感慨唏嘘中实现了一次深刻的感性触摸和理性认知 。 在这个意义上 , 网剧实现了对原作最大的“忠实” , 也是这个故事的影视化呈现出较高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