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前段时间 , 亚马逊宣布将在中国停止运营Kindle电子书店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 。
消息一出 , 很多人想起了自己尘封已久的的电子书阅读器 , 感慨以后它真的只能“盖泡面”了 。
每个人在入手阅读器的时候 , 都怀着一定会读很多书的野心 , 买回家后却逐渐遗忘在角落 , 偶尔拿出来充充电 , 看不了几页就又放在一边 。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 买下跑鞋、运动服、阅读器的时候 , 以为能在闲暇的时候去跑步、去读书 , 但在闲暇到来的时候又总会败给惰性 , 选择窝在家里看手机 。
《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了一项数据 , 2020年 ,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75分钟 , 人均一年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时长 , 分别为4.7本和3.29本 , 仅有11.6%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 。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文章图片
《齐鲁晚报》曾做过一项“手机电量剩多少时你会开始焦虑?”
有人说:30以下我就觉得我手机没电了;
60 , 看见59就心慌慌 , 毕竟60以下都不及格……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 你有没有想过 , 如果被隔离在一个房间 , 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电视 , 你会做些什么?能坚持几天?
为什么手机里快速闪过的画面能带来快乐、而安静读书就很容易厌倦?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文章图片
有人说 , 同样是打发时间、缓解压力 , 为什么玩手机、打游戏、刷短视频 , 就是“垃圾快乐” , 而运动、读书就是高质量的独处?
这就要说到“上瘾”这个概念 。
《欲望的博弈》中提出 , 所谓上瘾 , 就是哪怕你知道这么做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 但它能给你带来即时性的满足 , 你就控制不住自己继续做下去 。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文章图片
贾德森·布鲁尔|机械工业出版社
比如玩游戏、刷手机 , 明知道沉溺其中对身体不好 , 对成长也没有任何裨益 , 但还是控制不住继续刷下去 , 这就是“手机上瘾”;
又或者抽烟 , 所有烟盒上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 , 但还是无法戒掉 , 有的人戒了很多次 , 短暂戒掉后很快又拿起了烟 , 这就是“烟瘾” 。
累了一天 , 好不容易有了空闲 , 打开手机放松一下 , 结果一开始就停不下来 , 不知不觉就刷了几个小时、直至深夜 。
“今天一定不能再看那么久了 , 看半个小时就去休息” , 结果又没有管住自己……到头来不仅作息混乱 , 而且内心被强大的空虚感裹挟 。
久而久之 , 下意识地刷手机 , 就从最初的放松变成了依赖 , 从依赖变成了上瘾 。
贾德森·布鲁尔认为 , 我们之所以难以摆脱即时满足的诱惑 , 是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里面有一套“演化保守的学习过程” 。
大脑设置的程序是这样的 , 当我们看到舒服的东西 , 大脑会说:“那是快乐 , 快抓住!”
之后 , 大脑里就有了一套模式:看到沙发、躺上去、感觉很好 。
这套模式不断重复 , 疲惫的时候、无聊的时候 , 就想躺着刷手机 , 就成了一种习惯 。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文章图片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讲过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
男孩从上初中的时候起 , 就迷上了看网络小说 。
休息的时候看 , 上课的时候也常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看;熬夜看 , 夜里醒了第一件事还是翻开手机……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 , 他对高中生活的记忆不是校园生活或者繁忙的学业 , 而是网络小说 , 就这样 ,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 , 最终只考了一个职业专科学校 。
父母希望他进入社会时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 要求他复读一年 , 但是这一年 , 他还是在网页中度过的 , 第二次高考并没有奇迹 。
进入专科学校后 , 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 , 他更可以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小说的世界 。
他也曾想过 , 自己最好的年华都浪费在了手机里 , 一定要改掉这个长期以来的陋习 。
他试过把手机换成老人机、把手机锁在柜子里……但都治标不治本 , 没一会儿就又拿起来手机 。
大学期间的他 , 封闭了所有和同学的社交关系 , 一个人躲在网络小说的世界里 。
意识到他已经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戒除手机上瘾症了 , 他不得不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文章图片
看手机就像吃瓜子 , 每一条信息闪过就像一粒瓜子 , 都能让你立刻感受到某种情绪 , 或开心、或愤怒 , 这就是即时满足 。
读书则不同 , 你可能看了很久才看到一句让自己会心一笑的话 , 可能要读完整本书才会有满足感 , 需要的是延迟满足的能力 。
喝酒也是如此 , 酒精为人营造出一种虚幻的美好 , 让人忘记现实中的烦恼 。
一开始 , 是感觉有压力、有烦心事的时候 , 就喝一点酒 。 渐渐地 , 生活无风无浪 , 也会想喝酒 。
酒瘾就这么形成了 。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文章图片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和国际知名的专注于成瘾训练的专家 , 贾德森提出了一套改变习惯的练习 , 当我们被自己的行为绊住的时候 , 借助于冥想和正念 , 看清楚我们得到的是什么 , 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内心与真实 , 从而在觉悟的状态下 , 自然地停止这种行为 。
比如当你无聊想要看手机的时候 , 全然地关注这种无聊的感觉 , 体会一下 , 无聊到底是什么 , 是不是不玩手机也可以?
哪怕还是拿起手机也没有关系 , 有意识地去感受看手机的感觉 , 是轻松的 , 还是更累了?
当你感到玩手机也一样疲惫无聊的时候 , 用有意识的行为 , 代替无意识的沉浸 , 这个习惯就被破除了 。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文章图片
《深度休息》中谈到 , 最好的休息方式有三种:独处、走进大自然、读书 。
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明 , 读书在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平复情绪方面 , 与太极的效果是一样的 。
虽然读书能激活我们的精神和身体 , 但是当我们放下书时 , 我们身体的兴奋度就会下降 , 就像洗完热水澡后 , 体温下降会让我们昏昏欲睡 。
当你将注意力聚焦在文字上 , 思绪随书中的描写游走 , 你越专注 , 就越有可能达到忘我的心流状态;你越能达到心流状态 , 就越能获得休息 。
成长 , 是一场本能和自律的博弈 。
想要舒服是本能 , 修炼自己是自律;释放情绪是本能 , 控制情绪是自律 。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本能战胜了自律 , 我们会在垃圾快乐中越陷越深;只有自律战胜本能 , 才会拥有可掌控的丰盈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