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会尝试着去做一个“勇士”,直面自己的问题
人的绝大多数时间是以群体生活为存在 , 骨子里都渴望归属 , 渴望成为某个团体的一员 。
在现实生活中 , 大家都在努力想要进入的一个渴望的社会团体 , 可能是某种社会身份、角色 , 也可能是因为兴趣爱好 。
心理成长团体和社会上这些团体有些不一样 。
心理成长团体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 , 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带领 , 引导讨论节奏和方向 , 促进家长在亲子沟通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 , 认识自我 , 探讨自我 , 接纳自我 , 调整改善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 学习新的养育方式 。
文章图片
在一次又一次的团体互动中 , 父母学员们会无意识地展现出自己的养育模式 。 这些模式里 , 有一些是当事人没有意识到的 , 有一些是当事人没有意识到的 。
关于养育模式的困惑 , 你可以在团体里说一说 , 看看大家的反应 。
每位成员自由、真诚地互动 , 坦诚的自我表达和反馈 , 共同创造一个安全、被充分尊重、被认真聆听、被真诚回应、没有被评判、被指责的团体环境 。
在团体中 , 大家得以自我呈现 , 重新理解互动模式 , 进行自我觉察 , 探索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阻碍 , 你的自我觉察力和领悟力都会在悄无声息中提高 。
在团体课中 ,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 , 我必须在这里说话吗?”“老师 , 其实我心里有很多话 , 我就是说不出来怎么办?”
对于第一个问题 , 我们通常会这样回答:“说不说由你自己决定 。 ”
对于第二个问题 , 我是这样看的 , 你认为的问题通常不是问题 , 你试着在团体里说出来 , 就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故事了 , 仅此而已 。
从心理动力学来看看 , 很多人所认为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 而是由于超我焦虑所引起的 。
什么是超我焦虑呢?简单说就是 , 我总在担心 , 我这样做 , 别人会怎样看我?
文章图片
举个例子 , 一位妈妈在亲子关系中感到无比焦虑 , 她的儿子因为抑郁休学了 , 她想要通过团体咨询 , 寻求一些帮助 。
可是在来到这个团体之后 , 她更焦虑了 , 她不知道 , 如果大家知道她孩子抑郁休学会怎么看她 , 于是她在团体里坐立不安 。
我们就把这位妈妈的焦虑叫作超我焦虑 , 因为这种焦虑的存在 , 让她没办法尝试着向团体求助 。 这时候她已经把自己的问题当成了秘密 。
可是团体里正在形成的一些动力会不断影响着她 , 这时候有一位成员在团体里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 孩子沉迷游戏昼夜颠倒 , 学习跟不上以后越来越自暴自弃 , 直至休学 。
还有一位爸爸也在团体里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 因为自己的控制欲太强 , 对孩子期望过高导致儿子现在完全不和自己交流 。
一开始难以在团体中打开自己的那位妈妈终于鼓起勇气 , 放下了自己的超我焦虑 , 她不再幻想着担心别人到底怎么看自己 , 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怎么面对自己的亲子关系上了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 这三个成员 , 把他们在亲子关系中不同的情况带入到了团体 , 虽然他们的问题不同 , 可是在这些不同的问题中又有着同一个主题 , 那就是一段有问题的养育模式 。
文章图片
图源:Pexels
以上所举的这个例子 , 就是发生在团体中的一个片段 。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 无论你是不是背负着太多“困扰” , 当你来到一个团体的时候 , 因为团体中所形成的动力在不断地冲击着你 , 你就会尝试着去做一个“勇士” , 直面自己的问题 。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带领者的保护 , 所以无论你是否选择说出自己的问题 , 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尝试着把它们说出来 , 你都是自由的 。 所以带领者的任务就是用理解、支持到这个团体的状态去尊重团体里的每一个成员 , 捍卫每一个人在这个团体里说话的权利 。
你将学会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 , 跳出以前固有的养育框架来评估自己的自动化反应模式 。
当你自我关系越是和谐 , 你就会越是能体验到养育的轻松与快乐 , 感受到从深处涌上来的温暖与力量 。
【你就会尝试着去做一个“勇士”,直面自己的问题】#育儿#
- 每个人都需要被鼓励和赞美,孩子也不例外
- 有一种爱深入骨髓,见或不见,你都住在我心间
- 想念你的声音,磁性温柔,如风似雨,轻轻抚摸
- 你是否能够从中获得幸福感呢?
- 透明幻觉的人总是会有全世界都不理解你的感觉
- 你经历过明明深爱却有缘无分的爱情吗?
- 靠谱的人,才永远有人信任你;做人够靠谱,才有更多机会
- 只要你决定了,就全力以赴地去实现它
- 在婚姻抉择上,你是一个务实的女人
- 对待爱情的态度和你的感受一样是无比坚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