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林间散步

作者:黎荔
冬日的林间散步
文章图片
虽然有人说在林中走一走 , 就会充满活力 。 但深秋初冬时节 , 公园里满是枯枝落叶 , 总让人觉得寂寞 。 不过 , 无论如何还是想要出去走走 。 大自然在这个季节 , 显得特别萧然、纯洁 , 等这几天绵绵雾雨过去 , 当太阳变的暖和起来的时侯 , 到林间听听起落的鸟声 , 即使是入冬的公园 , 也充满了生命的迹象 , 并且毫不吝惜地和你一起分享那份生命力 。
林中散步对更多的人来说 , 他们感受到的是心中的平静 。 唾液中含有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会导致人紧张 。 据说 , 走入林中后 , 皮质醇的分泌出现下降 , 脑部活动趋于平静 , 身体进入放松的状态 。 头脑极其湛然清明 , 万籁俱寂 , 幽微入耳 , 此时最宜在林中刹那悟道 。
两千年前 ,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清晨 , 哲学家老子在林间散步 。 突然 , 他周围的树干断裂 , 发出一声巨响使他大吃一惊 。 他向上一看 , 看到厚厚的雪堆积在牢固结实的树枝上 , 一开始树枝不弯 , 强支着增加的雪的重量 , 最终却不堪重负而折断 。 很快 , 他又注意到 , 那些细而柔韧的枝条随着雪堆重而弯曲 , 雪顺势滑下去 , 枝条又弹回原处 , 因此 , 他认为随着变化而弯曲比抗拒变化好 , 抗拒变化将损害我们的良好状态 。 “曲则全 , 枉则直” , 弯曲才可保全 , 委屈才可伸展 , 这是一种辩证法 。 有正就有反 , 物极必反 , 一样东西推到了极点就会走到它的另一面 , 就好像钟摆运动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 “一”是指统一的整体 , 由整体来看 , 这一切变化都是相对的 , 因此不必执著 , 更无所排斥 。 所以圣人跳脱对立的框限 , 抱朴守素 , 为而不争 , 善度一生 , 持守大道 。 老子之后 , 这条超越政治、历史而叩问天地的思想之径、林中小路 , 延伸了两千五百多年 , 并继续通往人类的未来 。
冬日的林间散步
文章图片
在西方 , 据说列夫?托尔斯泰也是在林中散步时突然发现了真理 , 他对自己大喊:“那么 , 我还寻找什么呢?认识真理和生活是一件事情 , 真理便是生活” 。 《林中路》是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 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 , 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 。 人在红尘 , 同一林中 , 各奔前程 , 身处遮天蔽日的树林 , 常常迷失心灵 。 短促的一生应该怎么走?是选择留恋鲜美的果林 , 怀念水草丰盛的土地?还是孤身攀爬陡峭的寒壁?林中有路 , 杳无人迹 , 遭遇政治危机后 , 海德格尔遁入林中路 , 这是他的自我修复与转向 , 他否定了哲学权坛与政治祭坛而向诗歌归依 , 从世界的秩序回到个人心灵的秩序 。 当时的海德格尔 , 要在隐迹的林中路上放下世界给他的重负 。 诗与思 , 是他重获的信仰 , 也是唯一的信仰 。
散步的时候 , 由于放松和清空的状态 , 我们会觉得自己见到的一切都那么清晰鲜明 , 世界突然变得分外明亮 , 可以感受到比平时更加强烈的起伏 , 在智力和情感方面都达到比平常更高的状态 。 生命本就充满智慧 , 我们应该怀着沉静的心情去接近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应它、思考它 , 当我们与生命的本质坦诚相见 , 会发现:原来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
林中的散步 , 四季弹奏着不同的曲调:春天的微雨 , 樱花如粉 , 夜鹭静静栖在扶疏的枝上;盛夏热与尘 , 蝉声如雨 , 催人欲眠 , 有筑巢的鸟儿叼一支草茎 , 扑棱棱飞去;秋天梧桐银杏叶落如雨 , 一地赤金灿黄;冬天雪后的空气 , 透明清凉 , 如一扇新洗的玻璃窗 。 冬日林中路 , 似乎最适合哲学沉思 。
初冬的林中散步 , 我觉得最有趣味有以下几件事:一是与枯叶亲近:走在一层厚厚的枯叶上 , 触感与坚硬的地面比起来十分不同 , 踩上去还会发出沙沙的声音 。 将手伸入枯叶里面的话 , 还会发现原来地面竟然是暖暖的 。 二是抚摸树干:虽然都是树干 , 但根据数的品种和树龄的不同 , 树皮的触感也是各种各样的 。 在散步的路线中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 , 每次向他打个招呼 , 如晤旧友 , 留下独属于他的触觉记忆 。 三是寻找活跃的生命:如果觉得呆在满是枯枝的林中会很寂寞 , 不妨试试去细心地观察枝头 。 虽说从现在开始才是真正的寒冬 , 枝头的新芽已经悄悄长出 , 扎扎实实地在为迎接春天而做准备呢 , 即使天地轮回、一阳来复还在路上 。 寻找冬林蛰伏的生命力最有意思了 , 驾着轻灵翅膀的想象 , 可以把凝滞不动的树林静景变成动态的不断流变的种种形象 。 从无拘无束的自然力 , 如轻盈飘逸的月光 , 豪放不羁的北风 , 到各种依然在冬天活跃的生物 , 如敲击树干的啄木鸟 , 羽毛蓬松的麻雀 , 无声游走的野猫 , 一切都在运动着、感受着、生活着 。
冬日的林间散步
文章图片
当年 , 郭沫若就写过这样一首林中散步的诗 , 将一幅冬日树林沉睡的画面 , 写出了天海浩瀚的万千生机 , 抒情景致透着颤动、摇曳、战栗的意蕴 。 那是1919年 , 郭沫若还在日本福冈读医科大学 。 距离他博多湾畔的住处不远 , 一片松林沿着海湾绵延五六里远 , 紧贴着海岸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 人称“千代松原” , 又称“十里松原” 。 这首诗应该说是郭沫若诗歌中仍具有文学生命力的代表作品之一 , 是诗人用心灵的和弦奏出的一曲大自然的Symphony(交响曲) 。 面对大海 , 仰视星空 , 漫步于十里松原的诗人 , 似已忘记了时代、民族 , 乃至自我的存在 , 而是已全然沉浸到了与大自然化为一体的欣悦体验之中 。 正是这样一种超越时空的宇宙情怀 , 以及由此而生成的宏阔的诗意境界 , 铸就了这首诗至今绵延的生命之魂 。
《夜步十里松原》郭沫若
海已安眠了 。
远望去 , 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 ,
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 。
哦 , 太空!怎样那样的高超 , 自由 , 雄浑 , 清寥!
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 ,
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 。
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 ,
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 。
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
冬日的林间散步】(最初发表于1919年12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