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输液港」 vs. 「PICC」,选哪个更合适?

你选的哪个?
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前,医生往往会建议留置输液港(PORT)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但由于缺乏了解,患者往往很难快速地做出选择。
上周我们介绍了PICC的基本知识及维护,相比于PICC来说,有着“化疗神器”之称的输液港并发症更少,因此它也受到越来越多肿瘤患者的青睐。
输液港是什么?有什么优点?输液港和PICC到底该如何选择?这篇文章就来为你解答有关输液港的疑问。
输液港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采血等。
输液港包括一个导管和一个港座,外接一个蝶翼针。医生会通过一个小手术将港座和导管埋置在患者的左侧或右侧胸壁下,导管的一端连接患者的中心静脉,另一端连接于输液港,这样便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于中心静脉(见下图)。
局部|「输液港」 vs. 「PICC」,选哪个更合适?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消化道肿瘤完全植入式给药装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
局部|「输液港」 vs. 「PICC」,选哪个更合适?
文章插图

图为蝶翼针
输液港有哪些优点?
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每次穿刺可用7天,不用每天忍受扎针的痛苦。
维护方便,一般每个月维护一次即可(耐高压的输液港可每3个月维护一次)。
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可以洗澡、做家务、旅行,甚至可以游泳。
保护静脉,输液港直达中心静脉,可以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美观,输液港一般埋置在胸前,无外露,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符合一部分人对美观的需求。
可长期、反复使用,使用期限最长可达20年。
以下情况不适合装静脉输液港
局部皮肤破损、感染
有出血倾向者
对材质过敏者
有高凝状态者慎用
有严重心肺疾病、体质太差者,不宜使用
输液港的维护及注意事项
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两种以上不同药物时,两种药物之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导管堵塞。
每次使用输液港后,用25ml生理盐水冲管,用100U/ml的肝素液5ml封管,这也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
放置导管部位可能会出现紫斑,1-2周后一般会自行消失。
出院时必须拔除蝶翼针,拔针后24小时内不能沾水,24小时后可以洗澡。
待伤口痊愈,患者可以洗澡,可以做家务和简单的运动,日常生活如常即可。
间隔4周到医院冲管一次,由持有置管资格证的护士进行维护。
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胸片一次。
避免剧烈运动牵扯穿刺侧肢体,如提拉重物、举哑铃等;避免撞击穿刺部位。
穿柔软透气、好穿脱的宽松衣服,避免背包带、女性文胸肩带等摩擦港座附近的皮肤。
输液港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则表明皮下有感染或渗漏,必须返院就诊,肩部、颈部及同侧上肢浮肿、疼痛及时检查。
禁止用强力冲洗导管,避免高压注射。
局部|「输液港」 vs. 「PICC」,选哪个更合适?】 冲封管手法:
冲管手法:冲管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手法为脉冲式冲管,有节律的推动注射器活塞,推-停-推-停,使生理盐水在输液座内部产生涡流,使注射座内壁及导管壁能冲刷干净。
封管手法:手法为正压式封管,当注射器内封管液剩余0.5毫升左右时,为维持系统内正压,应在推注的同时夹闭导管延长管或拔针。
异常情况及并发症如何预防与处理?
化疗间歇期,携带输液港回家之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或并发症,患者应在第一时间识别,并返回医院及时进行处理。
▌ 局部皮肤损伤
囊袋表浅或注射座较大,穿刺部位液体外渗或综合因素导致囊袋感染,均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早期从红肿开始,逐渐进展为皮肤破损。
▌ 感染
局部感染主要发生在穿刺部位、隧道和囊袋,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至皮下积脓等;全身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
▌ 导管断裂或破裂
发生率为0.1%-2.1%。血管外导管部分发生导管断裂的典型表现是输液后液体外渗。表现为局部肿胀和波动感、皮肤红斑、局部疼痛和压痛,并出现淤斑或血肿[1]。
再次提醒:当患者发现上述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切勿轻视,请及时返院处理!
化疗是用PICC好,还是用输液港好?
化疗药物静脉输注,从理论层面来说,输液港和PICC均可,但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主要是患者的治疗时间长短、导管数目、患者的自主意愿、使用的具体药物、心理接受程度、费用问题等。
局部|「输液港」 vs. 「PICC」,选哪个更合适?
文章插图

无论是输液港,还是PICC,这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置管技术,需结合用药时间、个人意愿、经济情况等综合判断后,做出选择。
参考文献
[1]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及技术操作指南.
本文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本文作者:Concord Me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