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2022新春大剧《人世间》开播以来 , 创下CSM全网央视一套近三年来电视剧平均收视率新高 。 58集电视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梁晓声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 。 梁晓声以115万字的长卷塑造出百多个人物 , 书写了50年百姓生活史;电视剧以丰富生动的视听语言 , 展现了中国社会变革史 , 让观众从周家人身上的“小故事” , 感受到改变中国的“大事件” , 三线建设、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出国潮、下海、国企改革、搞活经济、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人世间》将时代揉进了人物的日常生活乃至命运转折中 , 环环相扣的矛盾冲突 , 家国统一的叙事方式 , 成功吸引了全年龄段观众 , 形成了全家追剧模式 。
是什么触发了梁晓声的创作初心?让他调动丰厚的人生积累 , 真实的生命体验创作出饱含时代质感的恢弘长卷;作家孜孜以求的是叩问:生而普遍、命定平凡的人如何与“可敬”两字结伴而行 。 通过评论家与作家的深入对话 , 让读者更了解梁晓声的创作心路和观剧体验 。
文章图片
“我的家是一个相濡以沫、共克时艰的家”
王雪瑛:今年春节的“年味儿”很丰富 , 有春晚的笑声 , 餐桌上的乡情 , 冬奥会的兴奋 , 还有家人围看电视剧《人世间》的温馨 。 这部年代感十足的大剧“历历在目”地回顾了我们曾经的生活 , 再度实现了“合家欢”的观剧模式 。 电视剧拍摄完成后 , 央视播出前您看过吗?现在您晚上也追剧吗?哪些剧情让您特别有触动?电视剧跟小说相比哪些方面有改动?
梁晓声:开播前 , 导演请我看过初剪片68集 , 我和导演也是朋友 , 他想听听我的意见“开剪” , 主要是台词方面的意见 。 我也像审片员 , 每次记下来想法 , 向他汇报 。 由68集到58集 , 某些情节重新编辑了 , 所以现在我每晚也看 , 否则没有发言权 。
我曾明确表态绝不干涉改编 , 故我没有看过一行剧本 。 原著中郝冬梅的父亲在那个动荡年代就去世了 , 他失去了复出工作的机会;秉昆也遇到过第三者 , 但不是赶超的妹妹;秉义那段北大荒岁月中 , 帮助处理“回城”事宜和人物关系与原著有所不同;原著中写周蓉的笔墨多 , 人物便更丰满 , 由她折射当年新一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 。 须知 , 对于改编 , 我认为原著内容只不过是一堆建材而已 , 砖瓦石沙、水泥木料 。 导演是总建筑设计师 , 编剧是绘图师 , 演员及全剧组是体现团队 。 原著是拼图结构 , 电视剧则要有主线 , 故改编难度甚大 。 体现下岗工人大群体命运的情节 , 更触动我一些 。
王雪瑛:《人世间》以中国北方城市里的平民社区“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人生轨迹为情节脉络 , 叙写了三代人的奋斗历程 , 展开了一幅以东北地区为基轴、以点带面的国家时代的变迁图景 。 在央视综艺节目中 , 您解读过《人世间》背后故事 , 您说:“我人生最大的不中意就是对父母歉疚 。 希望年轻人了解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辈是从中国以往怎样的岁月过来的……”请说说这部小说的创作缘起 。
梁晓声:小说创作的初心源于我个人的情感 。 我父亲曾是大三线的工人 , 我小弟曾是酱油厂工人 , 我和我大弟下乡时 , 我们的哥哥患了精神病 , 这使我小弟的留城岁月比秉昆还难 , 他和他工友们的友谊正如“六小君子” 。 而我母亲当年将不少留城小青年认做了干儿子、干女儿 , 他们如今仍叫我二哥 。 父母、小弟都已去世 , 为这种民间至可宝贵的情愫留下文字记录 , 也是我创作的动力之一 。
文章图片
王雪瑛:人物塑造是长篇小说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 《人世间》是一部人物众多的宏阔长卷 。 周家父母与孩子的亲情和互爱 , 三兄妹的成长经历中 , 是不是都有着您的真实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您和“三兄妹”是同代人 , 熟悉他们的经历 , 理解他们的选择 , 请说说您的人物塑造与人生经验的关系 , 周秉义的身上有您成长中的影子?小说中哪个人物的塑造 , 让您感到尤为成功?
梁晓声:我的家是一个相濡以沫、共克时艰的家 , 手足之间很相爱 , 我们兄妹也很心疼父母 。 在原著中 , 哥哥秉义和姐姐周蓉对小弟秉昆也是很爱护的;但留城的小弟身上 , 反而家庭责任更集中 , 直接承受的压力也更大 , 这是没办法的事 。 我家的关系不像原著中呈现的那么复杂 , 但某一时期比周家的生活还艰难 , 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 三对夫妻中有五个下岗 , 没收入了 , 家中还有一个常年患精神病的哥哥 , 住房还都成问题 , 简直不敢回忆 。 幸而那时我还有些稿费 , 那是我靠一支笔扶贫的十年 , 个中辛酸唯有自知 。 所以我写下岗工人生活 , 无需了解情况 。 秉昆身上有我是知青时的影子 , 便是义气 。 周蓉身上有我成为作家后的影子 , 便是清高 。 秉义身上有我写《人世间》时的影子 , 便是宠辱不惊 , 几无棱角了 , 只想与人生和平共处 。 蔡晓光是我更喜欢的人物 , 所以我让他成为后来的周蓉之护花使者 。
文章图片
“从作家的视角做好一名时代的书记员”
【文艺评论丨对话梁晓声:《人世间》的创作心路与观剧体验,“从作家的视角做好一名时代的书记员”】王雪瑛:《人世间》书写了几代中国人的命运与选择 , 描绘了一幅写实的社会众生相 。 您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 这部时间跨度长达50年的城市百姓生活的长卷 , 充分调动了您的人生经验 , 这是对作家的写实能力的重大考验 , 《人世间》的成功 , 小说的创作让您感到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生命力?
梁晓声:1977年我从复旦一毕业便分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 其后两年 , 编导室经常组织到电影资料馆观摩 。 从电影起点开始 , 我看了大量外国电影 , 所以我较早接触了电影的亦即文学的别种理念和流派 。 但我还是更喜欢现实主义这一风格 , 或曰更愿创作现实题材 。 我不讳言 , 这种风格的坚持 , 的确源于“文以载道”理念 。 但今日之现实主义 , 其实已从别种流派那里借用了不少营养 , 故也是最显然的“拿来主义” 。 许多人认为现实主义便是反映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 , 这固然不错 , 却不全面 。 另一点是我后来悟到的 , 现实主义也必然要反映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 , 可以怎样 , 仅反应是怎样的 , 那是镜子的功能 , 而且因人而异 , 也许是凹凸镜 。 应该怎样 , 可以怎样 , 才使文学更成为文学 。 悟到此点 , 再重温名著 , 发现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哈代、狄更斯们的作品都有那一主基调 , 《简爱》《红字》也有 , 而且不是人性之理想主义 , 而是现实主义“睽注”之眼的全面性 。 悟到此点对我后来的创作有启发;要是不兼顾此点 , 现实主义会是片面的主义 。 这些体会我在《人世间》的写作中有融汇 。
稿源:(文汇报)
【】网址:/a/2022/0222/0222124K292022.html
标题:文艺评论丨对话梁晓声:《人世间》的创作心路与观剧体验,“从作家的视角做好一名时代的书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