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翁频感心慌、心悸,检查却未见显著心肌缺血;52岁快递大叔X光下心脏影像“大如篮球”,稍一活动就气短心慌;74岁退休护士两次接受消融治疗,术后服药却又导致心动过缓……这三位“心病”患者,乍看起来症状大相径庭,而背后的症结却是同一个问题——房颤。
2月18日,采访人员获悉,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开创性提出了“AF-PACC”诊疗策略,实现了房颤患者的个性化、精准化诊疗,让不同疾病阶段、需要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都能在这里得到一站式诊疗服务。
不同于心梗“即刻”就会带来生命危险,房颤的危害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
【 房颤患者|可诱发脑梗、心衰?中国智慧安抚颤抖的“心”!沪上医院推出个性化、精准化诊疗策略】 当房颤发作时,原本保持正常搏动节律的心房发生高频率的“颤抖”,虽不像室颤那样马上就会危及生命,但易使心房中的血液产生微小的血栓,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便会在一个称为“心耳”的部位滋生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便会诱发脑梗。房颤长期疏于治疗还会产生另一个严重后果——心衰。
上海十院心内科徐亚伟主任表示:
无论是脑梗还是心衰,后果都十分严重,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有生命危险。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房颤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一旦因为房颤进展而造成“失能”甚至死亡,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
医学界对房颤的危害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但以往治疗的手段十分有限。随着心房颤动诊疗领域飞速发展,新型药物、器械、治疗方式不断涌现,为房颤诊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工具和武器。
但在目前临床实践中,房颤治疗后部分患者仍面临较高的房颤复发、缺血性卒中、心功能恶化的风险,国外专家也据此提出了新的房颤诊疗管理方案。
在学习国外治疗经验的同时,由徐亚伟教授领衔的上海十院心内科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我国医疗特色、适合中国房颤患者的更具有个性化、精准性的的“AF-PACC策略”,即:针对房颤综合性评估,灵活采用生理性起搏,AV消融,左心耳封堵,冷冻/导管消融等治疗手段的组合。
目前,上海十院的房颤中心已经建立了以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房室结改良、生理性起搏等技术为主的房颤治疗工具箱,能够针对房颤患者进行精准评估,给予患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不再局限于各亚专业的思维,而是整体看待患者房颤的病程进展到哪一步,适合采用单种方案或者是组合方案,从而达到症状控制和卒中预防的目标。
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应用,上海十院团队建立了针对每个房颤住院病人的档案,包括基础疾病信息、基本检查、卒中和出血风险评分,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疗方案,供治疗组医生讨论和患方选择,选择的要素包括房颤控制预期、手术风险及费用等,充分保证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提高各种亚专科手术技能,加强整个手术团队的整合,确保手术安全高效;固定术后的随访模式,与社区联动建立房颤慢病管理系统,确保治疗连续性。
- 刘昌明|夜尿多,怀疑有夜尿症?可以先这样自我评估
- 吉林省|吉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让便捷触手可及
- 听障|市第一人民医院人工耳蜗助力听障患者重获新“声”
- 珠海医院|肝不好,脚先知?双脚出现3种异样,可能是肝病或癌的预警
- 家属|您的满意是我们奋斗的方向——淄博市中医医院召开患者及家属座谈会
- 膀胱|搞懂了人体的“三焦”,所有疑难杂症,都可迎刃而解,建议收藏!
- 石榴|会吃的人更健康,推荐以下食物,疏通血管,改善睡眠,老人可多吃
- 延长寿命|长寿的人,可能会有这5处“共性”,若你占了2个以上,恭喜你
- 克拉斯诺达尔|俄罗斯:治疗新冠患者
- 养骨|58岁大爷养骨半年,骨密度从-2.5到0.9,医生建议:2物可适当多吃